一、會計科目
(一)會計科目的概念和意義
1、會計科目的概念
如果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同學,那這里實在是太簡單了,注意那幾個意義和原則什么的,有個印象就行了,考試前集中背背足以。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將其分成六類,顯得過于粗略,難以滿足各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會計科目對會計要素作進一步分類,為了便于核算的項目,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就稱為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可以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總分類科目是總括的、籠統的反映經濟活動。如“應收賬款”就是一個總分類科目,在此科目下還要開設很多二級科目甚至于三級細目,如“應收賬款——A單位”,“應收賬款——B單位”。這里的應收賬款——A單位、應收賬款——B單位就是明細科目。
2、會計科目的意義
(1)會計科目是復式記賬的基礎。
(2)會計科目是編制記賬憑證的基礎。
(3)會計科目為成本計算與財產清查提供了前提條件。
(4)會計科目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了方便。
(二)會計科目的設置
1、會計科目設置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相關性原則。
(3)實用性原則。
2、常用會計科目(特別注意)
具體會計科目設置,一般是從會計要素出發,將會計科目分為資產、負債、共同、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六大類。參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科目的設置如表1-1所示(見教材P14)。
特別注意:交易性金融資產、壞賬準備、材料成本差異、應付職工薪酬
從2007年變動的會計準則出發,大家的記憶要點主要放在這些有重大變化的科目上面,再多提醒一下,有些科目名字的漢字不是太好寫,刻意的多練習一下,寫字的好壞有時候也能決定及格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