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年度終了結賬時,對有余額的賬戶,不須編制轉賬憑證,而直接將其余額結轉下年即可。()
2、資產一般是由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但如果發生的可能性很大,也可以根據談判中交易的經濟業務來確認一筆資產。()
3、企業會計核算中,預付賬款不多的,也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企業預付貨款時,直接將其計入“應收賬款”科目的借方。()
4、根據總賬與明細賬平行登記的要求對每項經濟業務在同一會計期間分別計入總賬及其所屬明細賬。()
5、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只要其持股比例沒有達到20%,就應按成本法核算該投資。()
6、企業對于跨年度的勞務,應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
7、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各種款項所發生的利息均應計入財務費用。()
8、企業在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后發生的銷售折讓,應在實際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9、在資產負債表的填列中,“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是根據該科目的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10、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四、計算分析題
1、遠洋公司2006年至2007年發生如下與交易性金融資產有關的業務: ①2006年4月1日,用銀行存款購入面值為200萬,利率為3%的公司債券,共支付價款206萬,其中包含已宣告發放的債券利息3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2萬元。 ②2006年4月18日,收到2006年4月1日支付價款中所含的利息費用3萬元。 ③2006年2月31日,債券公允價值為220萬。 ④2007年1月1日,收到2006年的債券利息收入3萬元。 ⑤2007年5月20日,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售價為240萬。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遠洋公司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2、遠洋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核算。甲材料計劃單位成本為每公斤10元。該企業2007年4月份有關資料如下: ①“原材料”賬戶月初余額4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月初貸方余額500元,“材料采購”賬戶月初借方余額10600元(上述賬戶核算的均為甲材料)。 ②4月5日,企業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1000公斤如數收到,已驗收入庫。 ③4月15日,從外地A公司購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材料價款為59000元,增值稅額10030元,企業已用銀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項,材料尚未到達。 ④4月20日,從A公司購入的甲材料到達,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10公斤,經查明為途中定額內自然損耗。按實收數量驗收入庫。 ⑤4月30日,匯總本月發料憑證,本月共發出甲材料7000公斤,全部用于產品生產。要求:根據上述業務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并計算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及月末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3、遠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洋公司)系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適用的所得稅率為33%。銷售單價除標明為含稅價格外,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遠洋公司2007年12月發生如下業務: ①12月3日,向甲企業賒銷A產品50件,單價為20000元,單位銷售成本為10000元。 ②12月15日,向丁企業銷售材料一批,價款為700000元,該材料發出成本為500000元。當日收取面值為819000元的票據一張。 ③12月18日,丙企業要求退回本年11月25日購買的20件A產品,該產品銷售單價為20000元,單位銷售成本為10000元,其銷售收入400000元已確認入賬,價款尚未收到。經查明退貨原因系發貨錯誤,同意丙企業退貨,并辦理退貨手續和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④12月20日,收到外單位租用本公司辦公用房下一年度租金600000元,款項已收存銀行。 ⑤12月21日,甲企業來函提出12月3日購買的A產品質量不完全合格。經協商同意按銷售價款的10%給予折讓,并辦理退款手續和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⑥12月31日,計算本月應交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8377.6元,其中產品銷售應交納7544.6元,銷售材料應交納833元,教育費附加3590.4元(其中產品銷售應交納3233.4元,銷售材料應交納357元)。要求:根據上述業務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以元為單位;“應交稅費”科目須寫出二級和三級明細科目,其他科目可不寫出明細科目)
4、遠洋公司生產甲產品,有關成本資料如下:

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費用在生產過程中均衡發生。本月完工產品數量為800件,月末在產品數量為200件。直接材料計劃單價每公斤2元,每件產品材料定額為48公斤。單位產品工時定額2.5小時,計劃每工時費用分配率為:直接人工5元/小時,制造費用10元/小時。要求:月末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分配計算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將計算結果填入表中。


五、綜合題
1、遠洋公司購置了一套需要安裝的生產線。與該生產線有關的業務如下:(1)2001年9月30日,為購建該生產線向建設銀行專用借入資金500000元,并存入銀行。該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9.6%,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2)2001年9月30日,用上述借款購入待安裝的生產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買價為400000元,增值稅額為68000元。另支付保險費及其他雜項費用32000元。該待安裝生產線交付本公司安裝部門安裝。(3)安裝生產線時,領用本公司產品一批。該批產品實際成本為40000元,稅務部門核定的計稅價格為80000元,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4)安裝工程人員應計工資18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裝費用16400元。(5)2001年12月31日,安裝工程結束,并隨即投入使用。該生產線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為5%)。(6)2003年12月31日,遠洋公司將該生產線出售,出售時用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用30000元。出售所得款項500000元全部存入銀行。于當日清理完畢。假定固定資產按年計提折舊,借款利息每年年末一次計息。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編制遠洋公司2001年度借款、購建生產線及年末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2)編制遠洋公司2002年度計提折舊和利息的會計分錄;(3)編制遠洋公司2003年度計提折舊及出售該生產線相關的會計分錄。(“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
2、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銷售的產品為應納增值稅產品,增值稅率為17%,產品銷售價格中不含增值稅額。適用的所得稅率為33%。產品銷售成本按經濟業務逐筆結轉。甲公司2007年發生如下經濟業務:(1)向乙公司銷售A產品一批,銷售價格20萬元,產品成本12萬元。產品已經發出,并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已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2)委托丙公司銷售A產品一批,協議價格10萬元,產品成本6萬元。甲公司收到丙公司開來的銷售清單,丙公司已將銷售的該批A產品售出80%。(3)收到丙公司按售價10%扣除的手續費后的金額存入銀行。(4)采用交款提貨方式向丁公司銷售B產品一批,售價20000元,產品成本11250元,收到的款項已存入銀行。(5)收到乙公司A產品退貨30件。該退貨為甲公司2000年售出,售出時每件銷售價200元,單位成本175元,該貨款當時已如數收存銀行。甲公司用銀行存款支付退貨款項,退回的A產品驗收入庫,并按規定開出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該項退貨不屬于資產負責表日后事項)。(6)計提交易性金融資產利息5000元,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為分期付息的企業債券。(7)計提已完工工程項目的長期借款利息6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發生的管理費用5000元,銷售費用2000元。(8)用銀行存款支付非公益救濟性捐款支出1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編制甲公司有關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除“應交稅費”科目外,其余科目可不寫明細科目)。(2)計算本期稅前會計利潤和本期應交所得稅(假定應納稅所得額為10.4萬元)。(3)編制公司2007年度的利潤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