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有潛在的現金流,即股票持有人預計從所擁有的公司獲得股利。如果在未來其他股票持有人斷定這些未來股利的估計并沒有完全反映在當前的估值中,股票也有價值。
那么,什么決定普通股的內在價值?具體來看,股票估值可以分為內在價值法和相對價值法兩種基本方法。
(一)內在價值法的現金流貼現原理
股票內在價值法是直接從公司股權價值的內在驅動因素出發對股票進行價值評估,它是按照現金流貼現對公司內在價值進行評估。其中,股利貼現模型(discounted dividend model,DDM)采用的是現金股利,權益現金流貼現模型(free cash flow to equity,FCFE)采用的是權益自由現金流,企業貼現現金流模型(free cash flow to firm,FCFF)采用的是企業自由現金流。
(二)股利貼現模型(DDM)
若假定股利是投資者在正常條件下投資股票所直接獲得的唯一現金流,則就可以建立估價模型對普通股進行估值,這就是著名的股利貼現模型。這一模型最早由威廉姆斯(Williams)和戈登(Gordon)提出。
(三)自由現金流(FCFF)貼現模型
按照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公司價值等于公司預期現金流量按公司資本成本進行折現,將預期的未來自由現金流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折現到當前價值來計算公司價值,然后減去債券的價值進而得到股票的價值。
(四)股權資本自由現金流(FCFE)貼現模型
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是在公司用于投資、營運資金和債務融資成本之后可以被股東利用的現金流,它是公司支付所有營運費用、再投資支出,以及所得稅和凈債務(即利息、本金支付減發行新債務的凈額)后可分配給公司股東的剩余現金流量。
(五)超額收益貼現模型:經濟附加值(EVA)模型
經濟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指標源于企業經營績效考核的目的,最早是由斯特恩一斯圖爾特(Stem Stewart)管理咨詢公司提出并推廣的。
【例題】下列股票估值方法不屬于相對價值法的是( )。
A.市盈率模型
B.企業價值倍數
C.市銷率模型
D.經濟附加值模型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