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背景
某高速公路特大橋主橋壘長820m(2×50m+9×80m),為變截面預應力連續箱梁橋,分上下游兩幅,每幅單箱單室,頂板寬13m底板寬6.5m,箱梁采用長線法臺座預制,纜索吊裝,懸臂拼裝。
為加強安全管理,項目部在全橋施工過程中建立了安全生產相關制度,實行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對危險性較大工程編制了安全施工專項方案。
為保證工程質量,項目部加強進場材料管理,對鋼筋、鋼絞線、水泥等重要材嚴格檢測其質量證明書、包裝、標志和規格,在工地試驗室,對砂卵石等地材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檢測,某次卵石試驗中,由于出現記錄錯誤,試驗人員立即當場用涂改液涂改更正,并將試驗記錄按要求保存。
纜索吊裝系統主要由塔架、主索(承重索)、起吊索、牽引索、扣索、工作索、天車(滑輪索)、索鞍、錨碇等組成。塔架高度85m,采用鋼制萬能桿件聯接組拼,塔架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主索錨基坑地層及斷面示意圖如右圖所示,基坑開挖完成后混凝土澆筑前突降大雨,基坑出現大面積垮塌,并導致2人受傷,主橋墩柱、蓋梁施工完成后,安放支座、現澆主梁0塊混凝土,然后吊拼1塊箱梁,同時進行墩頂箱梁的臨時固結,再依次拼接各梁段。
【問題】
1.圖1中A是何種設施?說明設置A的主要要求。
2.結合背景資料,說明圖中B的大小的要求,圖中對微風化砂巖開挖坡度設為1:0是否正確?說明理由。確定上層土層開挖坡度時應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3.結合圖和背景資料,為防止同類垮塌事故,該基坑開挖時可采取哪些處理措施?
4.補充對鋼絞線還需進行的檢查項目,改正對砂卵石地材試驗檢測記錄的錯誤做法。
5.簡要說明墩頂箱梁“臨時固結”的施工步驟。
6.結合背景資料描述的施工內容,根據交通運輸部《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項目部應編制哪幾個主橋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案例五】
背景
某橋梁工程由某公路建設工程公司中標承建。該橋梁下部結構為φ1.2m鉆孔灌注樁,上部結構采用懸臂法施工(示意圖如下)。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為確保材料質量,工地試驗室對供應商送至項目部的砂、碎石進行了取樣試驗,質量滿足要求后確定了地材供應商。
事件2:施工中,根據灌注混凝土的實際情況,項目部及時采取了相應措施:
(1)考慮到灌注時間較長,在混凝土中加入緩凝劑。為避免混凝土離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15cm。(2)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導管的深度為1.2m,在隨后的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為1.5m。
(3)當灌注到27m時,導管掛在鋼筋骨架上,施工人員采取了強制提升的方法;之后繼續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養生后經檢測發現斷樁。
事件3:項目經理部決心精心組織、科學施工,搞好現場技術質量管理,做了包括如下環節的工作:
(1)項目經理部由總工程師組織進行了技術交底;
(2)項目部接受導線控制點、水準控制點的樁位后,及時復測,將復測結果報勘察設計單位批準。
事件4:施工單位為本橋配置了以下主要施工機械和設備:反循環鉆機、混凝土高壓泵、混凝土攪拌站、塔吊、載人電梯、懸臂式掘進機、架橋機、預應力張拉成套設備、爬模設備、鋼模板、鋼護筒、掛籃設備。
事件5:臺背填筑時,采用與橋頭引道一致的黏土作為臺背填料,并對進場的填料進行檢驗,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方法填筑,分層松鋪厚度20cm,用夯壓機械進行夯實,每層夯實完工后進行自檢合格并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后回填下一層。
【問題】
1.事件1中,工地試驗室的砂、碎石取樣試驗方式有何不妥?請指出并改正。
2.事件2中,請指出采取的三條措施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指出并改正。(逐條回答)
3.事件3中,項目經理部工作有不妥之處,請改正。
4.事件4中,根據示意圖,說明施工單位配備的施工機械和設備分別用于本橋哪些部位的施工?哪些設備不適用于本橋施工?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