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背景資料:
某堤防工程項目業主與承包商簽訂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估算工程量為5300m3,單價為180元/m3.合同工期為6個月。有關付款條款如下:
1.開工前業主應向承包商支付估算合同總價20%的工程預付款;
2.業主自第一個月起,從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按5%的比例扣留保修金;
3.當累計實際完成工程量超估算工程量的10%時,對超過部分進行調價,調價系數為0.9;
4.每月簽發付款最低金額為15萬元;
5.工程預付款從乙方獲得累計工程款超過估算合同價的30%以后的下一個月起,至第5個月均勻扣除。
承包商每月實際完成并經簽證確認的工程量見下表。
每月實際完成工程量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完成工程量(m3) | 800 | 1000 | 1200 | 1200 | 1200 | 500 |
累計完成工程量(m3) | 800 | 1800 | 3000 | 4200 | 5400 | 5900 |
問題:
1.估算合同總價為多少?
2.工程預付款為多少?工程預付款從哪個月起扣留?每月應扣工程預付款為多少?
3.每月工程量價款為多少?應簽證的工程款為多少?應簽發的付款憑證金額為多少?
(三)
背景資料:
某大型防洪工程由政府投資興建。項目法人委托某招標代理公司代理施工招標。招標代理公司依據有關規定確定該項目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招標,招標公告在當地政府規定的招標信息網上發布。招標文件中規定:投標擔保可采用投標保證金或投標保函方式擔保。評標方法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投標有效期為60天。
項目法人對招標代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為避免潛在的投標人過多,項目招標公告只在本市日報上發布,且采用邀請方式招標。
項目施工招標信息發布后,共有9家投標人報名參加投標。項目法人認為報名單位多,為減少評標工作量,要求招標代理公司僅對報名單位的資質條件、業績進行資格審查。開標后發生的事件如下:
事件1:A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為8000萬元,為最低報價,經評審推薦為中標候選人。
事件2:B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為8300萬元,在開標后又提交了一份補充說明,提出可以降價5%.事件3:C投標人投標保函有效期為70天。
事件4:D投標人投標文件的投標函蓋有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印章,但沒有加蓋項目負責人的印章。
事件5:E投標人與其他投標人組成聯合體投標,附有各方資質證書,但沒有聯合體共同投標協議書。
事件6:F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為8600萬元,開標后談判中提出估價為800萬元的技術轉讓。
事件7:G投標人的投標報價最高,故F投標人在開標后第二天撤回了其投標文件。
問題:
1.項目法人對招標代理公司提出的要求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2.分析A、B、C、D、E、F投標人的投標文件是否有效或有何不妥之處。說明理由。
3.G投標人的投標文件是否有效?對其撤回投標文件的行為,項目法人可如何處理?
4.該項目中標人應為哪一家?合同價為多少?
(四)
背景資料:
某高土石壩壩體施工項目,業主與施工總承包單位簽訂了施工總承包合同,并委托了工程監理單位實施監理。
施工總承包完成樁基工程后,將深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委托給了專業設計單位,并自行決定將基坑的支護和土方開挖工程分包給了一家專業分包單位施工,專業設計單位根據業主提供的勘察報告完成了基坑支護設計后,即將設計文件直接給了專業分包單位,專業分包單位在收到設計文件后編制了基坑支護工程和降水工程專項施工組織方案,施工組織方案經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經理簽字后即由專業分包單位組織了施工。
專業分包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由負責質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員兼任現場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土方開挖到接近基坑設計標高時,總監理工程師發現基坑四周地表出現裂縫,即向施工總承包單位發出書面通知,要求停止施工,并要求立即撤離現場施工人員,查明原因后再恢復施工,但總承包單位認為地表裂縫屬正常現象沒有予以理睬。不久基坑發生嚴重坍塌,并造成4名施工人員被掩埋,經搶救3人死亡,1人重傷。
事故發生后,專業分包單位立即向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上報了事故情況。經事故調查組調查,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質勘察資料中未標明地下存在古河道,基坑支護設計中未能考慮這一因素造成的。事故中直接經濟損失80萬元,于是專業分包單位要求設計單位賠償事故損失80萬元。
問題:
1.請指出上述整個事件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寫出正確的做法。
2.根據《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施工單位應對哪些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3.本事故可定為哪種等級的事故?
4.這起事故的主要責任人是哪一方?并說明理由。
(五)
背景資料:
某承包商在混凝土重力壩施工過程中,采用分縫分塊常規混凝土澆筑方法。由于工期緊,澆筑過程中氣溫較高,為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承包商積極采取了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等措施。
在某分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某一單元工程混凝土強度嚴重不足,承包商及時組織人員全部進行了返工處理,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構成了一般質量事故。返工處理后經檢驗,該單元工程質量符合優良標準,自評為優良。
在該分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養護不及時等原因,造成另一單元工程壩體內出現較大裂縫和空洞,還有個別單元工程出現細微裂縫和表面裂縫。在發現問題后,承包商都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
在該分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5號壩段混凝土某一單元工程模板安裝質量檢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5號壩段混凝土某一單元工程模板安裝質量檢查結果
單位工程名稱 | 混凝土大壩 | 單元工程質量 | 混凝土788m3 ,模板面積145.8m2 | ||||||||||
分部工程名稱 | 溢流壩段 | 施工單位 | ××× | ||||||||||
單元工程名稱、部位 | 5號壩段,▽2.5~4.0m | 檢查日期 | ×年 × 月× 日 | ||||||||||
項次 | 檢 查 項 目 |
質 量 標 準 | 檢 驗 記 錄 | ||||||||||
1 | △穩定性\剛度和強度 | 符合設計要求(支撐牢固,穩定) | 采用鋼模板,鋼支撐和木方,穩定性、剛度和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 ||||||||||
2 | 模板表面 | 光潔、無污物、接縫嚴密 | 光潔、無污物、接縫嚴密 | ||||||||||
項次 | 檢測項目 | 設計值 | 允許偏差(mm) | 實 測 值 | 合格點數 | 合 格 率(%) | |||||||
外露表面 | 隱蔽 內面 | ||||||||||||
√鋼模 | 木模 | ||||||||||||
1 | 模板平整度;相鄰兩板面高差(mm) | 2 | 3 | 5 | 0.3,1.2,2.8,0.7,0.2,0.7,0.9,1.5 | ||||||||
2 | 局部不平(mm) | 2 | 5 | 10 | 1.7,2.3,0.2,0.4,1.0,1.2,0.7,2.4 | ||||||||
3 | 面板縫隙(mm) | 1 | 2 | 2 | 0.2,0.5,0.7,0.2,1.1,0.4,0.5,0.9 0.3,0.7 |
||||||||
4 | 結構物邊線與設計邊線 | 8.5m×15.5m | 10 | 15 | 8.747,8.749,8.752,8.750,15.51, 15.508,15.50,15.409 |
||||||||
5 | 結構物水平斷面內部尺寸(mm) | ±20 | / | ||||||||||
6 | 承重模板標高(m) | 2.5m | ±5 | 2.50,2.50,2.505,2.510 | |||||||||
7 | 預留孔、洞尺寸及位置(mm) | ±10 | / | ||||||||||
檢測結果 | |||||||||||||
評定意見 | 工序質量等級 | ||||||||||||
施工 單位 |
××× ×年×月×日 |
監理 單位 |
××× ×年×月×日 |
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質檢部門及時統計了該分部工程的單元工程施工質量評定情況:20個單元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其中12個單元工程被評為優良,優良率60%;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優良;原材料、中間產品質量全部合格,其中混凝土拌合質量優良。該分部工程自評結果為優良。
問題:
1.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可采取哪些具體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
2.對上述混凝土內外部出現的不同裂縫可采取哪些處理措施?
3.上述經承包商返工處理的單元工程質量能否自評為優良?為什么?
4.根據混凝土模板安裝質量檢查檢測結果,指出該工序的施工質量等級并說明理由。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