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建筑業發展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組織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施工工程項目管理為核心的經營管理體制已基本形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幾年來,我們在實施項目管理中,樹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速度求發展、以管理求盈利的理念、堅持以“接一項工程、樹立一塊牌子、增一層信譽、占一方市場”為企業的宗旨,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就如何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談談我們的做法:
1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成本控制體系
項目經理是企業法人在工程項目上的委托代理人,他對工程項目管理負有全面的責任, 工程項目成本的控制是項目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為此,我們建立了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成本控制體系,并堅持以下控制原則:
1.1 增收節支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做到每一筆數額較大的成本費用都要查一查有無相對應的預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是否預算漏項,并按季進行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以便探索成本節超原因,糾正項目成本不利偏差,提高項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1.2 全面控制原則。(項目成本的成員控制。它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指標,牽涉到項目組織各個部門、單位和班組的工作業績,也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所以,在工程開工前,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預算,層層下達指標,進行全員控制,人人都來關心這一指標的實現,并制定“看得見,摸得著,能操作”的實施性文件,進行獎罰兌現,獎懲分明。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當工程項目確定后,從施工準備,人員、機械設備進場到工程竣工驗收以及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結束,其中任何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都要納入成本的控制軌道。
1.3 報考控制原則。由于建筑產品的單一性,產品生產的固定性,生產周期的長期性,因此,不但引起了施工隊伍的流動性,也導致了施工過程的不定性。所以,需要進行報考控制。若僅按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等而確定的成本目標進行控制,不考慮獲少考慮設計變更、人員變動、資金供應諸因素,到工程竣工已來不及糾正。這一部分,我們把控制的重點放在基礎、結構、裝飾等主要施工階段上。
1.4 例外管理原則。在項目成本控制過程中,若發現了盈虧的異?,F象,也就是說,盈余或虧損超過了正常的比例,即使某項目節約了非常多,也可能意味著是今后成本虧損的隱患這些我們都進行重點檢查,深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糾正。
1.5 價值工程控制原則。在開工前的圖紙會審和施工過程中,以我們的業務水平,工作經驗,對產品的功能與成本的關系進行分析,向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只要不降低建設項目的必要功能,建設單位都會樂意接受的,但對節約的投資額可提出同建設單位合理的分成,這樣節省了基本建設投資,不但有利于國家、建設單位,也有利于我們施工企業。
2 完善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
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是指各項目管理人員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事項中對工程項目的管理應盡的責任。因此,應對工程項目部各職能、人員制定成本管理責任制,才能確保工程項目目標的實現。
2.1項目經理成本管理責任。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負全責,主持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實施、落實成本項目管理崗位責任制。為確保項目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要對全員、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指導、檢查、監督、分析與考核工作。
2.2 預算員成本管理責任。負責建筑工程合同的編制,嚴格執行合同中的各經濟條款,及時、準確地辦理工程的中間決算,竣工決算,并進行必要的工料分析,及時地向會計員提供詳細的預算收入的資料,協助會計員收取工程款。
2.3 施工員成本管理責任。根據建設項目的現場施工條件,本著科學、合理、安全、節約的原則,做好施工現場的布置,并提出合理的技術組織措施,確保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并負責編制施工方案并組織實施,對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進行指導、檢查、監督、確保工程的質量、安全和降低工料消耗,向預算員提供有效的設計更改、隱蔽工程驗收的資料。
2.4 材料員成本管理責任。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實際的施工進度編制、調整材料、構配件等供求計劃,并根據材料、構配件預算價格中的原價、運雜費、提出最佳的采購點 ( 在保證材料、構配件的質量前提下,以最低的材料成本、最佳的儲備方式,降低資金占有,并進行限額領料,超限額應亮出“紅燈”,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成本。
2.5 機械管理員成本管理責任。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實際施工進度+ 編制、調整施工機械作業計劃 ( 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機械進出場,并安排好施工機械、運輸設備的大、中、小修 (提高施工機械、運輸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機械使用費的支出。
2.6 會計員成本管理責任。財會部門是成本管理的綜合部門,應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供的原始資料,建立各種原始臺帳,比如,工作量完|來源|考試|大|成情況臺帳、工料消耗臺帳、成本項目臺帳、間接費用臺帳,并按季進行工料分析,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各職能部門召開經濟分析會,分析節超原因,及時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消耗,同時,會同預算員及時收回工程款,減少利息支出,促進資金周轉,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