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精講班講義匯總
專題3.1 編制概預算的基本依據(一)——人工定額 【2017精講班課程試聽>>】
人工定額反映生產工人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的勞動效率,表明(平均)每個工人在單位時間內為生產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勞動時間,或者在一定的勞動時間中所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
這個時間需要用一定的方法測定出來。
一、人工定額的編制
編制人工定額主要包括擬定正常的施工條件以及擬定定額時間兩項工作,但擬定定額時間的前提是對工人工作時間按其消耗性質進行分類研究。
例題:編制人工定額時要考慮( )。
A.正常的施工條件
B.擬定定額時間
C.正常的施工條件及擬定定額時間
D.正常的施工條件、擬定定額時間及工人的勞動效率
233網校答案:C
(一)工人工作時間消耗的分類
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必需消耗的時間和損失時間。
必需消耗的時間是工人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為完成一定產品(工作任務)所消耗的時間。它是制定定額的主要依據。
損失時間,是與產品生產無關,而與施工組織和技術上的缺陷有關,與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的個人過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關的時間消耗。
1.必需消耗的工作時間,包括有效工作時間、不可避免中斷時間和休息時間
(1)有效工作時間是從生產效果來看與產品生產直接有關的時間消耗。
包括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
2.損失時間中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違背勞動紀律所引起的損失時間。
(1)多余工作是指工人進行了任務以外而又不能增加產品數量的工作。多余工作的工時損失,一般都是由于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差錯而引起的,因此,不應計入定額時間。偶然工作也是工人在任務外進行的工作,但能夠獲得一定產品。如抹灰工不得不補上偶然遺留的墻洞等。由于偶然工作能獲得一定產品,擬定定額時要適當考慮它的影響。
(2)停工時間按其性質可分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兩種。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在擬定定額時不應該計算。
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是由于水源、電源中斷引起的停工時間則應給予合理的考慮。
(3)違背勞動紀律造成的工作時間損失,是指工人在工作班開始和午休后的遲到、午飯前和工作班結束前的早退、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工作時間內聊天或辦私事等造成的工時損失。此項工時損失不應允許存在。
因此,在定額中是不能考慮的。
多項選擇題
企業編制人工定額時要擬定施工作業的定額時間,應當包括在定額時間內的工人工作時間消耗有( )
A.基本工作時間
B.施工組織不善造成的停工時間
C.輔助工作時間
D.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
E.準備與結束的工作時間
233網校答案:ACDE
例題:編制人工定額時,工人工作的有效工作時間包括( )。
A.工人在工作中必要的休息時間
B.工人擅自離開工作崗位造成的時間損失
C.準備工作時間
D.由于施工工藝特點引起的工作中斷所必需的時間
E.工人下班前清洗、整理工具的時間
233網校答案: CE
(二)擬定正常的施工作業條件
擬定施工的正常條件包括:擬定施工作業的內容;擬定施工作業的方法;擬定施工作業地點的組織;擬定施工作業人員的組織等。
(三)擬定(測定)施工作業的定額時間
上述各項時間是以時間研究為基礎,采用計時測定方法,得出相應的觀測數據。
計時測定的方法有許多種,如測時法、寫實記錄法、工作日寫實法等。
二、人工定額的形式
(一)按表現形式的不同
人工定額按表現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兩種形式
三、人工定額的制定方法(一)技術測定法
技術測定法是根據生產技術和施工組織條件,對施工過程中各工序采用測時法、寫實記錄法、工作日寫實法,測出各工序的工時消耗等,進而制定出人工定額的方法。
(二)統計分析法
這種方法簡單易行,適用于施工條件正常、產品穩定、工序重復量大和統計工作制度健全的施工過程。在這樣條件下求出的定額水平,只是已達到的勞動生產率水平,而不是平均水平
三、人工定額的制定方法
(三)比較類推法
對于同類型產品規格多、工序重復、工作量小的施工過程,常用比較類推法。
(四)經驗估計法
經驗估計法通常作為一次性定額使用。
對于同類型產品規格多、工序復雜、工作量小的施工過程,若已有部分產品施工的人工定額,則其他同類型產品施工人工定額的制定適宜采用的方法是( )。
A.比較類推法
B.技術測定法
C.統計分析法
D.經驗估計法
233網校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