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建建筑工程考點突破:建筑地基基礎及主體結構工程相關技術標準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有關規定
對水泥土攪拌復合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樁復合地基、砂樁地基、振沖樁復合地基
土和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及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
其承載力檢驗,數量為總數的0.5%-1%,但不應少于3根。
樁位的放樣允許偏差應為群樁20m:單排樁10m。
對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樁抽檢數量不應建筑地基基礎及的有關規定少于總數的30%,且不應少于20根;其他樁基工程的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數的20%,且不應少于10根;對混凝土預制樁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終孔后經過核驗的灌注樁,檢驗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個柱子承臺下不得少于1根。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有關規定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分為ABC三級,配筋砌體不得為C級施工。
砌體結構工程檢驗批驗收時,其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本規范的規定,一般項目應有80%及以上的抽檢處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有允許偏差的項目,最大超差值為允許偏差值的15倍。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有關規定
現澆混凝土結構多層連續支模時,上下層模板支架的豎桿宜對準。
水泥檢驗數量: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2噸為學批散裝5噸為一批。
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
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有關規定
對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鋼材,應進行抽樣復驗:國外進口鋼材;鋼材混批;厚度≥40m,且涉及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大跨度鋼結構中相主要受力構件所采用的鋼材;設計有復驗要求的鋼材;對質量有懷疑的鋼材。
碳素結構鋼應在焊縫冷卻到環境溫度、低合金結構鋼應在完成焊接2h以后,進行焊縫探傷檢驗。
設計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應采用超聲波探傷進行內部缺陷的檢驗,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作出判斷時,應采用射線探傷。
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等缺陷。一級、二級焊縫不得有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且一級焊縫不得有咬邊、未焊滿,根部收縮等缺陷。
屋面工程質量驗收的有關規定
屋面找坡應滿足設計排水放度要求,結構找坡不應小于3%,材料找坡宣為2%;檐溝、天溝縱向找坡不應小于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
硬泡聚氨酯噴涂后20分鐘內嚴禁上人,噴涂完成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
屋面坡度大于25%時,卷材應采取滿粘和釘壓固定措施。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的有關規定
不同品種或強度等級的水泥嚴禁混用;試配要求抗滲的水壓值比設計值提高0.2MPa。
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小于250mm,主體結構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
連續澆筑的防水混凝士:每500m3應留設一組6個抗滲試塊,且每項工程不少于2組。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且不得貫通。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關規定
抽驗數量不少于3間。走廊(過道)應以10延長米為1間,工業廠房(按單跨計)、禮堂、門廳應以兩個軸線為1間計算。
檢查防水隔離層應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淺處不得小于10m,蓄水時間不得少于24h;檢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層應采用潑水方法。
水泥混凝土面層中的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徑≤面層厚度的1/3:細石混凝土面層的石子粒徑≤16mm。
考點習題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磚過梁底部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灰縫砂漿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
A.50
B.75
C.80
D.100
參考答案:B
2.進口鋼材應符合()和設計的要求。
A.現行國家產品標準
B.合同規定標準
C.行業標準
D.出產國國家產品標準
參考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基坑工程中,可判定為一級基坑的有()。
A.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一部分的基坑
B.開挖深度8m的基坑
C.開挖深度5m的某重要工程的基坑
D.基坑范圍內有重要管線需嚴加保護的基坑
E.與鄰近建筑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
參考答案:A、C、D、E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基坑為一級基坑:①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一部分;②開挖深度大于10m;③與鄰近建筑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④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筑、重要管線等需嚴1m保護的基坑。
2.關于不發火(防爆的)面層鋪設的說法,正確的有。
A.面層采用的碎石其不發火性必須合格
B.砂應質地堅硬、表面粗糙,其粒徑宜為0.15~5mm,含泥量不應大于3%,有機物含量不應大于0.5%
C.水泥應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D.面層分格的嵌條應采用不發生火花的材料,配制
E.配制后由監理檢查,不得混入金屬或其他易發生火花的雜質
參考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