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考試在即,考生們的復習也到了沖刺的階段。有些重要知識點,需要在這個階段反復鞏固。第一章技術部分的分值雖不及第二章管理部分多,但是難度較大,且近年來有加大考核頻率的趨勢,在復習的時候也要多花心思。本篇為技術部分小問,這類型的知識點,可出案例,也可出多選。推薦收藏起來多看多記!
技術篇上
1、框架結構的震害
(1)框架結構震害的嚴重部位多發生在框架梁柱節點和填充墻處。
(2)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頂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內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記住震害嚴重的,如“柱、柱頂、角柱、短柱”)
2、建筑裝飾裝修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荷載變動主要有哪些?
(1)在樓面上加鋪任何材料屬于對樓板增加了面荷載;
(2)在室內增加隔墻、封閉陽臺屬于增加的線荷載;
(3)在室內增加裝飾性的柱子,特別是石柱,懸掛較大的吊燈,房間局部增加假山盆景,這些裝修做法就是對結構增加了集中荷載。
3、梁的正截面破壞與哪些因素有關?
梁的正截面破壞形式與配筋率、混凝土強度等級、截面形式等有關,影響最大的是配筋率。
4、梁的斜截面破壞與哪些因素有關?
影響斜截面破壞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強度等級、荷載形式、箍筋和彎起鋼筋的含量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配箍率。
5、建筑鋼材的力學性能有哪些?
鋼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
(1)力學性能包括:拉伸性能、沖擊性能、疲勞性能。
(2)工藝性能包括:彎曲性能和焊接性能。
6、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哪些內容?
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7、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單位體積用水量、砂率、組成材料的性質、時間和溫度等。其中單位體積用水量是最主要的因素。
8、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產工藝方面的因素。
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①水泥強度與水灰比;②骨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③外加劑和摻合料。
生產工藝方面的因素包括:攪拌與振搗,養護的溫度和濕度,齡期。
9、安全玻璃包括哪些?
鋼化玻璃、均質鋼化玻璃、防火玻璃和夾層玻璃。
10、土方回填前需要確定哪些施工參數?
土方回填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土料性質、設計壓實系數、施工條件等合理選擇壓實機具,并確定回填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
11、土方填筑與壓實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1)填土應從場地最低處開始,由下而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
(2)填方應在相對兩側或周圍同時進行回填和夯實。
(3)填土應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
12、防止或減少降水影響周圍環境的技術措施有哪些?
(1)采用回灌技術。
(2)采用砂溝、砂井回灌。
(3)減緩降水速度。
13、基坑驗槽的程序?
(1)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后提出驗收申請。
(2)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建設、監理、勘察、設計及施工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
14、驗槽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1)基槽平面位置、尺寸和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觀察土質及地下水情況是否和勘察報告相符。
(3)檢查基槽之中是否有舊建筑物基礎、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檢查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筑物的距離,基坑開挖對建筑物穩定是否有影響。
(5)檢查核實分析釬探資料,對存在有異常點位應進行復查。樁基應檢測樁的質量是否合格。
15、哪些情況下,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
(1)持力層明顯不均勻;
(2)局部有軟弱下臥層;
(3)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
(4)勘察報告或設計文件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
16、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技術要求?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施工的連續性;分層澆筑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可以選擇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斜面分層等方式。
17、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要求有哪些?
(1)養護方法有保溫法和保濕法兩種。
(2)大體積混凝土澆完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18、控制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措施有哪些?
(1)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膠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降低拌合水溫度,骨料用水沖洗降溫。
(5)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
(6)可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
(7)在拌合混凝土時,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8)設置后澆帶。
(9)采用二次抹面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