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這一章節主要講關于基坑、隧道相關的土方開挖,且為歷年真題案例考核的高頻考點,而盾構施工因為機械化施工程度較高,考察相對比較少。而明挖法、噴錨暗挖(礦山)法等則為考察重點。
基坑開挖往往需要進行降排水、支護等,其中涵蓋了許多施工工藝流程。而不同的地質情況可選的施工方法也存在差異,相關核心點考試用書中多采用圖表等形式進行了詳細講解,因內容較多,筆者將該部分內容分為上、下兩個部分進行介紹,本篇為上部分后14小問內容。
具體如下:
18、列舉在我國基坑施工應用較多的圍護結構的類型?
在我國應用較多的有排樁、地下連續墻、重力式擋土墻,以及這些結構組合形式等。排樁:預制混凝土板樁、鋼板樁、鋼管樁、灌注樁、SMW工法樁。擋土墻:重力式水泥土擋墻/水泥土攪拌樁擋墻。
19、簡述鋼板樁特點?
(1)成品制作,可反復使用;
(2)施工簡便,但施工有噪聲;
(3)剛度小,變形大,與多道支撐結合,在軟弱土層中也可采用;
(4)新的時候止水性尚好,如有漏水現象,需增加防水措施
20、簡述SMW工法樁的特點?
(1)強度大,止水性好;
(2)內插的型鋼可拔出反復使用,經濟性好;
(3)具有較好發展前景,國內上海等城市已有工程實踐;
(4)用于軟土地層時,一般變形較大。
21、型鋼水泥土攪拌墻常用的內插型鋼布置形式?
常用的內插型鋼布置形式可采用密插型、插二跳一型和插一跳一型三種。
22、地下連續墻的優點?
施工時振動小、噪聲低,墻體剛度大,對周邊地層擾動小,可適用于多種地層,除夾有孤石、大顆粒卵礫石等局部障礙物時影響成槽效率外,對黏性土、無黏性土、卵礫石層等各種地層均能有效成槽。
23、寫出現澆鋼筋混凝土壁式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工藝流程?
開挖導溝→修筑導墻→開挖溝槽(注入泥漿)→清除槽底淤泥和殘渣→吊放接頭管→(鋼筋籠加工)吊放鋼筋籠→下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頭管
24、地下連續墻槽段接頭的分類?
柔性接頭:圓形鎖口管接頭、波紋管接頭、楔形接頭、工字鋼接頭或混凝土預制接頭等。
剛性接頭(當地下連續墻作為主體地下結構外墻,且需要形成整體墻體時宜采用):一字形或十字形穿孔鋼板接頭、鋼筋承插式接頭等。
25、支撐結構擋土的應力傳遞路徑?
支撐結構擋土的應力傳遞路徑是圍護(樁)墻→圍檁(冠梁)→支撐。
26、基坑變形的主要特征?
(1)土體變形(圍護結構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體隆起);
(2)圍護墻體水平變形(墻頂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布);
(3)圍護墻體豎向變位(底部清孔不凈,下穿施工);
(4)基坑底部的隆起(基坑底不透水層自重過輕,圍護結構插入深度不足);
(5)地表沉降(圍護結構水平變形墻頂沉降、坑底土體隆起)
27、控制基坑變形的主要方法?
(1)增加圍護結構和支撐的剛度;
(2)增加圍護結構的入土深度;
(3)加固基坑內被動區土體。
(4)減小每次開挖圍護結構處土體的尺寸和開挖支撐時間,這一點在軟土地區施工時尤其有效;
(5)通過調整圍護結構深度和降水井布置來控制降水對環境變形的影響。
28、坑底穩定控制主要方法?
(1)保證深基坑坑底穩定的方法有加深圍護結構人土深度、坑底土體加固、坑內井點降水等措施。
(2)適時施做底板結構。
29、基坑(槽)土方開挖,根據不同的開挖深度主要施工方法有哪幾種?
主要開挖方法包括以下兩種:
(1)淺層土方開挖:第一層土方一般采用短臂挖掘機及長臂挖掘機直接開挖、出土,自卸運輸車運輸。
(2)深層土方開挖:當長臂挖機不能開挖時,應采用小型挖掘機,將開挖后的土方轉運至圍護墻邊,用吊車提升出土,自卸車輛運輸的方法;坑底以上0.3m的土方采用人工開挖。
30、簡述地鐵車站的長條形基坑開挖原則?
應遵循“分段分層、由上而下、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兼作盾構始發井的車站,一般從兩端或一段向中間開挖)。
31、放坡開挖時,常用的護坡措施有哪些?
常用的護坡措施有:疊放砂包或土袋、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抹面、掛網噴漿或混凝土、錨桿噴射混凝土護面、塑料膜或土工織物覆蓋坡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