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期權與期權交易
一、期權概念的相關內容:
期權(Option)是指某一標的物的買賣權或選擇權。擁有了權利,就擁有了在某一特定時期內按某一指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某一特定商品或合約的權利。它有以下特點:
第一, 買方要想獲得權利,必須向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
第二, 期權買方是在未來的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的特定日;
第三, 期權買方在未來買賣標的物是特定的;
第四, 期權買方在未來買賣標的物的價格是事先規定好的;
第五, 期權買方也可以買進標的物,也可以賣出標的物;
第六, 期權買方取得的是買或賣的權利,而不負有必須買賣的義務;
第七, 買方擁有權利并為此支付權利金。僅承擔有限的權利金風險,卻掌握巨大的獲利潛力。
1973年,CBOT組建了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期權交易量已超過期貨交易量。(期權交易首先發起于股票期權交易)
二、期權的類型:
看漲期權:在合約有效期內,可以按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買進一定數量的標的物。也稱買權,買方期權,買進選擇權,或叫漲權。
看跌期權:在合約有效期內,可以按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物。也稱賣權,賣方期權,賣出選擇權,或叫跌權。
三、期權合約條款的說明:
1、執行價格:履約價格,行權價格,期權執行時標的物的交割所依據的價格,在開始交易時,由交易所公布。
一般有1個平值期權,5個實值期權,5個虛值期權。
2、履約日:期權可執行的日期。
歐式期權,是指合約的買方在合約到期日才能按執行價格決定是否執行權利的一種期權。
美式期權,是指合約的買方在合約有效期內的任何一個交易日均可按執行價格決定是否執行權利。
歐式期權或美式期權,與地理概念無關。
3、合約到期日:期權合約的終點。
4、權利金:買方向賣方支付的費用,交易競價產生。
四、期權合約的標的物:
據期權合約標的物的不同:可分為現貨期權,期貨期權。
現貨期權:采用實物交割方式,按執行價格交付合約商品。
期貨期權:履約的意義在于將期權合約轉為期貨合約。
五、期權價格構成:
期權價格:即權利金,由內涵價值和時間價值構成。(內涵價值是指立即履行期權合約時可獲得的總利潤。這是由期權合約的執行價格與標的物價格的關系決定的。)
六、實值、平值、虛值期權的關系表:
名稱 看漲期權 看跌期權
平值期權 執行價格=標的物價 執行價格=標的物價
實值期權 執行價格<標的物價 執行價格>標的物價
虛值期權 執行價格>標的物價 執行價格<標的物價
如果某個看漲期權處于實值狀態,那么,執行價格和標的物相同的看跌期權一定處于虛值狀態。反之,亦然。
時間價值,簡稱TV,是指期權權利金扣除內涵價值的剩余部分,即權利金中超出內涵價值的部分,又稱外涵價值。
確定時間價值的根本因素,是期權的買賣雙方對未來時間內期權的價值增減趨勢的不同判斷而互相競爭報價的活動,一般地說,期權剩余的有效期越長,其時間價值就越大。
實值期權:=較小時間價值+較大內涵價值
平值期權:時間價值較大
虛值期權:時間價值較小
七、影響期權價格的基本因素:
1、標的物價格及執行價格。在標的物價格一定時,執行價格便決定了期權的內涵價值。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關系,還決定了時間價值的大小。一般地說,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額越大,時間價值就越少;反之,差額越小,時間價值就越大。當一種期權處于極度實值或極度虛值時,其時間價值趨向零。而當一種期權正好處于平值狀態,其時間價值卻達到最大。即期權處于平值時,市場價格的變動才最有可能是期權增加內涵價值,人們才愿意購買。任何市場價格與執行價格的偏離,都將減少時間價值。
2、標的物價格波動率。標的物價格波動大,增加了期權向實值方向轉化的可能性,權利金也會相應增長。
3、到期日前剩余時間。期權的時間價值與期權的有效期成正比
4、無風險利率——利率高,時間價值會減少,反之亦然。成反比。
八、期權履約后部位的轉換:
名稱 看漲期權 看跌期權
買進 標的物多頭 標的物空頭
賣出 標的物空頭 標的物多頭
買方,買進期權——對沖——權利消失
——放棄——權利消失
——行權——漲權變多頭,跌權變空頭
賣方,賣出期權——接受行權——漲權變空頭,跌權變多頭
——對沖——(回避執行)
九、期權保證金的結算:
由于買方最大風險是成交時的權利金,因此對買方沒有每日結算風險,但賣方的風險與期貨一樣依然存在,因此交易所要對賣方進行每日計結算保證金。
傳統期權保證金(Comex),每一張賣空期權保證金為下列兩者較大者:
(一)、權利金+期貨合約的保證金—虛值期權價值的一半;
(二)、權利金+期貨合約保證金的一半
分幾種情況:1、賣方持倉保證金結算
2、賣方當日開倉當日平倉結算(差價)
3、賣方歷史持倉平倉結算(差價)
4、買方權利金結算(成交價劃出)
5、履約結算
6、權利放棄時的結算(虛值、平值期權以及提出不執行的實值期權自動失效,消失。買方不用結算,賣方退回保證金。)
7、實值期權自動結算。到期閉市日,所有沒有提出執行的實值期權,將由結算部門自動結算,如果是部位轉換,則不自動結算;如果不是部位轉換而是現金結算,扣除各種費用后,只要有一個變動價位就自動結算。
十、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
1、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不同(不對等)
2、交易內容不同(期貨是標的物,期權是一種買賣權)
3、交割價格不同(期權是執行價格)
4、交割方式不同
5、保證金規定不同
6、價格風險不同(期貨多空對等,期權不對稱)
7、獲利機會不同
8、合約種類數量不同(期貨一般為1個月最多一種,期權擴大了10倍)
十一、期權交易的基本原理:
期權交易的基本原理有4個:即買進看漲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買進看跌期權,賣出看跌期權。
期權交易的主旨:預測市場價格將大幅波動,便采用買進漲權或跌權的策略,以獲得買進或賣出的權利和自由;預測市場價格將保持穩定或波動很小,便采取賣出漲權或跌權的策略,收取權金受益。
名 稱 買進看漲期權 賣出看漲期權 買進看跌期權 賣出看跌期權
運用場合 看后市大漲 看后市大跌或見頂 后市要大跌 后市上升見底
市場波幅大 市場波幅收窄 正在下跌 市場波幅收窄
買進被市場低估的漲權 持有現貨或期貨作為對沖策略 市場波幅大 隱含波動率高
牛市 熊市 熊市 牛市
收益 平倉=權金賣價-買價 平倉=權利金賣價-買平價 平倉=權金賣平價-權買價 平倉=權利金賣價-買平價
履約=標的價-執行價-權利金 對方棄權=全部權利金 履約=執價-標價-權金 對方棄權=全部權利金
風險 全部權利金 斬倉=權賣價-買平價 全部權利金 斬倉=權賣價-買平價 履約=執行價-標的物買平價+權利金 ? 履約=標的物賣平價-執行價+權利金
損益
平衡 執行價+權利金 執行價+權利金 執行價—權利金 執行價—權利金
操作
原因 為獲取差價收益,權金上漲時平倉 為取得賣權收入 為獲取差價收益 為取得權金收入
為產生杠桿效應,對股票期權來說很明顯 為進行套利交易 為產生杠桿效應 為獲得標的物而賣跌權
為限制交易風險 為改善持倉結構 為保護多頭買進 為改善持倉結構
為保護空頭而買漲權 為鎖定期貨利潤或鎖倉而賣出期權 為保護賬面利潤 各種策略的需要
為維持心理平衡,不會因股票和現貨下跌而輕易平倉,堅定持倉信心 各種策略的需要 為維持心理平衡
各種策略的需要 ?
在期貨交易中,除了深實值期權的權金高于期貨保金外,一般權金都比期貨保金低。由于股票是全額交易,所以運用股票期權杠桿作用更加明顯。
隱含波動率低(高),是指理論上應該波動較大(小),但市場反應很小(大)。十二、期權套期保值的策略運用
期貨交易中,買進期貨以建立與現貨部位相反的部位時,稱買期保值;賣出期貨以建立與現貨部位相反的部位時,稱賣期保值。
在期權交易中,并不是按期權的部位來定義的,而是按買賣期權所能轉換的期貨部位(或標的物部位)來決定。
期貨交易具有對現貨的保值功能。期權交易既具有對現貨的保值功能,又具有對期貨的保值功能。
買期(權)保值 賣期(權)保值
買進看漲期權(多頭部位),買進與自己即將購進的現貨或期貨,相關的看漲期權。 買進看跌期權(空頭部位),買進與自己擁有現貨或多頭期貨部位的跌權,支付一定的權利金后,便享有賣出或不賣出相關期貨合約的權利。
賣出看跌期權(多頭部位):當相關商品價格有可能保持相對穩定,或預期的價格下跌幅度很小時,套保者可能會發現,通過賣出一個看跌權,從買方收取權利金,并利用此款為今后的交易保值。 賣出看漲期權(空頭部位):當相關商品價格有可能保持相對穩定,或預測價格上漲幅度很小時,套保者可以通過賣出一個漲權,從買方收取權利金,并利用此款為今后的現貨交易保值。
買進期貨合約,同時買進相關期貨的看跌權,價格上漲時放棄或轉讓看跌權,同時高價賣出期貨平倉,或期貨差價利潤。一旦價格下跌,履行看跌期權,賣出期貨合約,與手中的多頭期貨合約對沖。其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賣出期貨合約時,買進相關期貨看漲權,價格下跌時,放棄或轉讓漲權,同時低價買進期貨合約平倉,達到保值目的;價格上漲時,履行漲權,買進期貨與手中的空頭期貨部位對沖,減少期貨損失。
期權套保策略可歸納為:怕漲買漲權,怕跌買跌權
穩而小跌賣跌權,穩而小漲賣漲權
買進期貨買進跌權,賣出期貨買進漲權
十三、期權套利的各種策略。
1、跨式套利(馬鞍式或同價對敲)
名目 買進跨式套利 賣出跨式套利
策略組合 以相同的執行價格,同時買進看漲、看跌期權(月份、標的物相同) 以相同的執行價格,同時賣出看漲、看跌期權(月份、標的物相同)
使用范圍 后市方向不明,會有較大的波動 預計價格變動很小,波幅收窄
損益平衡點 (P2)高點=執價+總權金
(P1)低點=執價-總權金 (P2)=執價+總權金
(P1)=執價-總權金
最大風險 所支付的全部權利金 價格上漲超過高點P2,損失=執行價-期貨價+權金
價格下跌超過低點P1,損失=期貨價-執行價+權金
收益 上漲收益=期價-執行價-權金
下跌收益=執行價-期價-權金 所收取的全部權利金
履約部位 上漲有利多頭履約、下跌有利空頭履約 上漲履約后為空頭、下跌履約后為多頭
2、寬跨式套利——異價對敲
名目 買進寬跨式套利 賣出寬跨式套利
策略組合 以較低的執行價格,買進看跌期權,以較高的執行價買進看漲期權(月份、標的物相同) 以較高執價賣出漲權,同時以較低執行價賣出跌權(月份、標的物相同)
使用范圍 預計物價將大幅波動(比同價對敲成本低,虛值狀態) 預計價格變動很小,波幅收窄(風險小,但收益也有限)
損益平衡點 (P2)高=高執價+權利金
(P1)低=低執價-權利金 (P2)=高執行價+權利金
(P1)=低執行價-權利金
最大風險 所支付的全部權利金 只有價格漲跌巨大、顯著波動才會有損失。
高點險=高執價-期貨價+權金
低點險=期貨價-低執價+權金
收益 期價漲超P2=期價-高執價-權金
期價跌過P1=低執價-期價-權金 所收取的全部權利金
履約部位 買高賣低,不同時履約。
大漲多頭,大跌空頭 大漲履約后為空頭、大跌履約后為多頭 3、蝶式套利: 買進蝶式套利 ?
買漲 執行價格間距相等 買跌
買1低執看漲 最大損失凈權金 買1低執看跌
賣2中執看漲 最大收益=中執價-低執價-凈權金 賣2中執看跌
買1高執看漲 風險有限,利潤有限 買1高執看跌 賣出蝶式套利 ?
賣漲 執行價格間距相等 賣跌
賣1低執看漲 最大收益凈權金 賣1低執看跌
買2中執看漲 最大風險=中執價-低執價-凈權金 買2中執看跌
賣1高執看漲 風險有限,利潤有限 賣1高執看跌
4、飛鷹式套利
買進飛鷹 賣出飛鷹
買1低執價漲權 買1低執價跌權 賣1低執價漲權 賣1低執價跌權
賣1中低執價漲權 賣1中低執價跌權 買1中低執價漲權 買1中低執價跌權
賣1中高執價漲權 賣1中高執價跌權 買1中高執價漲權 買1中高執價跌權
買1高執價漲權 買1高執價跌權 賣1高執價漲權 賣1高執價跌權
執行價間距相等 執行價間距相等
記憶技巧:[飛鷹套利在于把蝶式套利中間的兩個權分開變形而成]
5、垂直套利
預測上漲 預測下跌
牛市看漲 牛市看跌 熊市看漲 熊市看跌
買1低執價漲權 買1低執價跌權 賣1低執價漲權 賣1低執價跌權
賣1更高執價漲權 賣1更高執價跌權 買進1更高執價漲權 買1更高執價跌權
后者限制下跌損失,限制上漲收益 ? 后者限制上漲損失,限制下跌收益 ?
最大風險是凈權金 最大風險=高執行價-低執價-凈權金 最大風險=高執行價-低執價-凈權金 最大風險凈權金
最大收益=高執行價-低執價-凈權金 最大收益是凈權金 最大收益是凈權金 最大收益=高執行價-低執價-凈權金
買低賣高 買低賣高 買高賣低 買高賣低
6、水平套利(月份水平排列,又稱日歷套利)
是指交易者利用不同到期月份期權合約的不同時間來進行套利。
賣出價1看漲(或看跌)期權,同時買進1具有相同執行價格且期限較長的看漲(或看跌)期權。(賣近買遠,同漲權或同跌權)
理由是:遠期權與近期權有著不同的時間價值衰減速度。在正常的情況下,近期權的時間價值衰減速度比遠期權更快。因此水平套利的一般做法是賣出近期權,買進遠期權。
期權的到期日越長,其權金越高。因此,此策略需要一個初始投資。(因為賣出期權所獲得的權金少于買進期權所投入的權金)。使用范圍:
牛市 預計價格波幅小 買進虛值漲權
或買進實值跌權
預計價格波幅大 賣出實值漲權
或賣出虛值跌權
中市 預計價格波幅小 買進平值漲權
或買進平值跌權
預計價格波幅大 賣出平值漲權
或買進虛值跌權
熊市 預計價格波幅小 買進實值漲權
或買進虛值跌權
預計價格波幅大 賣出虛值漲權
或賣出實值跌權
記憶技巧:預計價格波幅小,在買進遠期權上做文章,以付出較少的權金
預計價格波幅大,在賣出近期權上做文章,以收取更多的權金
7、轉換套利與反轉換套利
轉換套利 反轉換套利
買1跌權,賣1漲權 買1漲權,賣1跌權
買1手期貨(低于期權執行價) 賣1手期貨(高于期權執行價)
兩期權執價相同,期貨價與之接近 兩期權執價相同,期貨價與之接近
收益=(看漲權金-看跌權金)-(期貨價-期權執價) 收益=(看跌權金-看漲權金)+(期貨價-期權執價)
記憶技巧:[轉套:權空權空貨多頭] [反轉套:權多權多貨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