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期權(embedded option)是指在其他金融工具上"嵌入"一個選擇權,而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期權工具。這種嵌有期權的創新金融工具有時也稱"期權雜交"(option hybrid),它是品種最多、最為常見且運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期權,代表著期權發展的一個方向。
過去,期權是"不知不覺"地被嵌入、被運用的,如人們非常熟悉的"帶可贖回條款債券"(callable bonds)。這種期權是債券持有者"簽發"給債券發行者的,它是一種買權(call,option)〔2〕。帶有可贖回條款的債券可以使債券發行人在認為合適的時候將債券贖回, 比如市場利率已降低,發行人可以發行利率更低的債券的時候。此外,80年代早期,一種嵌入賣權(put option)的債券開始發行、推廣〔3〕。這種賣權以"可退回條款"的形式"捆綁"在公司債券中。投資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在一段規定的時間內可以將債券退回給發行公司。當然,這種賣權對發行人是不利的,因為一旦投資者提出退回,發行人將立即準備一大筆資金用來買回自己的債券,這只會使發行人的財務狀況更加糟糕。
60至70年代,由嵌入期權生成一種新的金融產品已不鮮見。例如,在債券中嵌入外匯期權就形成了俗稱為"外匯雞尾酒"的一種債券。1973年,European Composite Unit在向European Investment Bank貸款時就使用了這種結構。其特點在于,利息的貨幣種類可由借款人選擇,而本金則由貸款人決定。這種結構相當于投資者對利息簽發了一個貨幣期權,而借款人則對本金簽發了一個貨幣期權,故被認為是債券和期權的"雜交物"。
將期權嵌入遠期合約、互換甚至另一種期權從而創造出一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這是80年代以來金融創新的一個新動向。例如,將期權嵌入遠期外匯合約可以生成三類新產品:(1)"中斷遠期"(break forward),也稱"波士頓期權"(Boston option);(2)范圍遠期(the range forward);(3)參與合約(the participating contract)。這三類復合期權的好處是:銀行有時可以通過這些期權隱瞞顧客購買其金融產品的真實成本;復合期權比分開購買遠期合約和期權更便宜;在有些國家,帶期權的合約發生交易損失還可以抵稅 〔4〕。如果將不同類型的期權嵌入互換合約,就可以產生多種互換期權雜交產品,如1994年非常流行的"單擊互換"(one-touch swaps)就是其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