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986年推出了首張以日經指數和恒生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日本在推出股指期貨前,日本股市正處于一輪大牛市,日經225指數從12000點一路上漲至18000多點,但在股指期貨推出后的幾個月內,日經指數出現了幅度約2000點的調整。同年,香港地區也推出了以恒生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恒生指數在1984至1985的兩年內上漲了100%后進入一個震蕩期。而在1986年上半年股指期貨推出前,恒生指數再次大漲并且在股指期貨上市的第二天創出了當時的新高,不過之后幾個月也出現了10%左右的跌幅。 來源:考試大
韓國在1996年推出了KOSPI200指數的股指期貨,之前一年韓國股市下跌幅度超過20%,但在股指期貨上市前一個月,KOSPI200指數從97點升至110點,但在股指期貨推出后,股指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跌回到了90點,并且之后股市延續了下跌走勢。臺灣地區在1998年亞洲金融[3.053.74%]危機期間推出股指期貨試圖挽救股市,1998年上半年臺指經歷了從9000點到7000點的巨大跌幅,而在股指期貨推出前的兩個月,臺指上漲1000點,并在股指期貨上市的前一天達到波段高點,股指期貨推出后不到兩個月時間里指數又下跌1600點。
結合上面四個國家及地區的市場表現,我們發現股指期貨推出前短期內會對市場造成利好的作用,但在股指期貨上市初期大盤股表現會顯得比較萎靡。不過從長期來看,股指期貨并不改變股市的長期走勢,在經歷了股指期貨推出前后的波動后,股指會延續之前的市場格局繼續前進。 來源:www.examda.com
假如A股市場在2010年推出股指期貨,那么股票市場甚至期貨市場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1982年前,美國推出以標普500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時的經濟狀況。當時,全球正處在兩次石油危機后的恢復期,但總的來看市場仍較為弱勢。而股指期貨推出前后對股市的影響大致與前面分析的四個國家或地區類似,短期內前漲后跌,長期趨勢不發生改變。不過我們發現,美國推出股指期貨后,標普500指數與CRB商品指數的走勢在一段時期內共振作用明顯加強。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與1982年前有一個相似點,都處于一輪經濟危機后的恢復期;而金融危機以后,中國因素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強。所以我們認為,如果2010年推出股指期貨,股市所受的影響大致與前文所提到的國家或地區類似,基本上是前漲后跌,而大趨勢不發生改變。同時,商品期貨市場會在股指期貨的串聯下,與股票市場的共振作用再次加強,很有可能從弱相關狀態進入新一輪的強共振階段。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