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7年3月刑法修訂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了幾個單行刑法和幾個刑法修正案?
A.一個單行刑法和四個修正案
B.一個單行刑法和五個修正案
C.兩個單行刑法和四個修正案
D.兩個單行刑法和五個修正案
答案:無答案(當年參考答案為B) 來源:www.examda.com
解析:單行刑法是指國家以決定、規定、補充規定、條例等名稱頒布的、規定某一類犯罪及其刑事責任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項的法律。目前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1998年12月29日頒布的《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一個單行刑法。刑法修正案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刑法》具體條文的修改,不屬于單行刑法,目前共有6個修正案,分別頒布于1999年12月25日、2001年8月31日、2001年12月29日、2002年12月28日、2005年2月28日和2006年6月29日。
本題出在2005年,當年刑法修正案只有五個,所以2005年司法考試給出的參考答案是B,而現在再做該題,已經沒有正確答案了。
2.我國刑法規定了____法定原則,____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同時規定了____相適應原則,即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____和承擔的____相適應:死刑只適用于____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在這段話的空格中:
A.2處填寫“罪刑”,4處填寫“罪行”
B.3處填寫“罪刑”,3處填寫“罪行”
C.4處填寫“罪刑”,2處填寫“罪行”
D.3處填寫“罪刑”,2處填寫“罪行”
答案:D
解析:將此題作為填空題來做,不要提前看答案。依次填充的詞語是:罪刑、罪刑、罪刑、罪行、刑事責任、罪行。
3.某外國商人甲在我國領域內犯重婚罪,對甲應如何處置?
A.適用我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B.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C.適用該外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D.直接驅逐出境
答案:A
解析:《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所以根據該條的規定,外國商人在我國犯重婚罪,當然適用我國刑法。
4.下列有關單位犯罪的說法哪一項是錯誤的?
A.信用卡詐騙罪的主體可以是單位,但貸款詐騙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機關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采集者退散
C.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D.經企業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并實施的盜竊電力的行為,可以成立單位犯罪,但不對單位判處罰金,只處罰作出該決定的單位領導和直接實施盜竊行為的責任人員
答案:AD【司法部答案:D】
解析: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刑法》第19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根據本條的規定,單位并不能構成本罪,所以A項本當選,但是司法部給定的參考答案中并沒有A,我們認為本題應選AD。
《刑法》第19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我國現行法律并沒有規定單位可以成為貸款詐騙罪的主體,對于單位的貸款詐騙行為以合同詐騙罪論處。所以A項的表述是正確的,不應當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3條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所以BC兩項是正確的,不應該選。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單位有關人員組織實施盜竊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規定,近來,一些省人民檢察院就單位有關人員為謀取單位利益組織實施盜竊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向我院請示。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批復如下:
單位有關人員為謀取單位利益組織實施盜竊行為,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刑法264條的盜竊罪并未將單位列為犯罪主體,因此單位不能構成盜竊罪。經企業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并實施的盜竊電力的行為,是盜竊罪的普通共同犯罪行為。
所以D項表述不正確,應當選。
5.甲在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法院依法判處罰金并賠償被害人損失,但甲的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下列關于如何執行本案判決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刑事優先,應當先執行罰金
B.應當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C.按比例執行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來源:考試大
D.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后減免罰金
答案:B
解析:《刑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所以B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6.下列情形哪一項屬于自首?
A.甲殺人后其父主動報案并將甲送到派出所,甲當即交代了殺人的全部事實和經過
B.甲和乙共同貪污之后,主動到檢察機關交代自己的貪污事實,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盜竊之后,主動向公安機關反映乙曾經詐騙數千元,經查證屬實
D.甲給監察局打電話,承認自己收受他人1萬元賄賂,并交代了事情經過,然后出走不知所蹤
答案:A
解析:《刑法》第67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因此,成立自首要具備兩個條件:(1)犯罪后自動投案,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所以A項情形屬于自首。
該解釋第1條還規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所以B項中甲有自動投案的情形,但是沒有交代乙的犯罪事實,所以不能認定為自首。而C項中,作為盜竊罪共犯的甲只是向公安機關反映了乙的犯罪事實,而沒有提到自己的犯罪事實,因而也不能認定為自首。D項中甲雖然向監察局反映了自己的受賄的犯罪事實,但是后來不知所蹤,屬于逃避司法追究的行為,不能認為是自動投案,所以也不能認定為自首。
綜上,本題的正確選項是A項。
7.甲深夜潛入乙家行竊,發現留長發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覺,意圖奸淫,便撲在乙身上強脫其衣。乙驚醒后大聲喝問,甲發現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獲。甲的行為:
A.屬于強奸預備
B.屬于強奸未遂
C.屬于強奸中止 來源:考試大
D.不構成強奸罪
答案:B
解析:甲以強奸婦女的故意對乙實施暴力,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構成未遂。由于強奸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女子,誤將男子當作女子實施奸淫的,無法侵犯刑法所保護的女子的性自由,只能成立強奸罪對象不能犯的未遂。
8.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下列關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首要分子只能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人
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答案:D
解析:刑法中規定的首要分子既包括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也包括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在一些聚眾犯罪如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中,刑法只處罰首要分子,可能不構成共同犯罪,也就無主從犯的劃分),所以前三個選項的說法都是片面的。
9.甲、乙二人出資10萬元,同時通過購買并使用偽造的商業零售發票,虛填商品實物價值人民幣50萬元,騙取審計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以60萬元注冊資本取得“XX貿易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后甲、乙又合謀將上述10萬元資本金轉移用于注冊另一公司。甲、乙二人的行為構成:
A.虛報注冊資本罪
B.虛假出資
C.虛報注冊資本罪與抽逃出資罪
D.虛假出資罪與抽逃出資罪
答案:C
解析:犯罪人使用虛假證明文件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以取得公司登記,符合《刑法》第158條規定的虛報注冊資本罪。成立公司后又抽逃出資的,符合《刑法》第159條所規定的抽逃出資罪。
10.某企業生產的一批外貿供貨產品因外商原因無法出口,該企業采用偽造出口退稅單證和簽訂虛假買賣合同等方法,騙取出口退稅50萬元(其中包括該批產品已征的產品稅、增值稅等稅款19萬元)。對該企業應當如何處理?
A.以合同詐騙罪處罰
B.以偷稅罪處罰
C.以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罰
D.以偷稅罪和騙取出口退稅罪并罰
答案:D
解析:騙取出口退稅的,成立騙取出口退稅罪。同時將已交納的稅款騙回的,騙回的部分依照《刑法》第204條第二款成立偷稅罪,并與騙取出口退稅罪數罪并罰。通說認為是對想象競合犯數罪并罰的立法特例。
11.甲到乙的辦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見乙辦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該存折未設密碼),便將存折撿走。乙回辦公室后找不著存折,但看見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問是否看見其存折,甲說沒看到。甲下班后去銀行將該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甲的行為構成:
A.侵占罪
B.盜竊罪
C.詐騙罪
D.金融憑證詐騙罪
答案:B
解析:侵占罪是指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題中乙的存折并沒有交給甲保存,同時乙的辦公室屬于乙的實際控制范圍,故此存折也不屬于遺忘物,更不屬于埋藏物。因此甲的行為不構成侵占罪,所以A項不選。
盜竊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乙的存折放在其實際控制的辦公室內,甲在乙不知情的情況下秘密將存折取走,且在乙的追問下仍稱不知,因此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故此B項當選。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主要特征是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式,讓被害人自動交出自己控制的財物。本案中甲獲得的存折不是乙因為別其虛構的事實或隱瞞的真相所迷惑,“自動”交出的存折,因此不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所以不構成詐騙罪。因此C項不選。
金融憑證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本題中不存在偽造、變造結算憑證的行為,因此D也不選。
相關推薦:
司法考試2002年-2009年法制史單項選擇題真題解析 多項選擇題
2002年-2009年司法考試真題解析:經濟法單選題 多項選擇題 不定項及客觀題
2002年-2009年司法考試真題解析:憲法單選題 多項選擇題 不定項及客觀題
2002年-2009年司法考試真題解析:法理學單選題 多項選擇題 不定項及客觀題
更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