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罪刑法定原則及其內容,下列哪—選項是正確的?
A.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之一是民主主義,民主主義要求國家的重大事務應由人民自己決定,因此,應當由人民群眾直接決定犯罪與刑罰
B.罪刑法定原則另一思想基礎是尊重人權主義,尊重人權主義要求公民能事先預測自己行為的性質與后果。對判例而言,在法院做出某個判決并將該判決公布之后,公民也就知道了什么是犯罪,因此,將判例作為刑法的淵源并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C.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刑法規范的明確性,但明確性只是一種相對的要求,要求刑法明確到毋需解釋的程度只是一種幻想
D.罪刑法定原則禁止司法機關進行類推解釋,但不禁止立法機關進行類推解釋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罪刑法定原則與構成要件要素,罪刑法定原則的概念,罪刑法定原則的適用。民主主義要求犯罪和刑罰必須由人民群眾決定,具體表現為由人民群眾選舉產生的立法機關來決定。社會現實決定了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是直接的立法者,人民群眾不可能直接決定犯罪與刑罰,A選項錯誤。將判例作為刑法的淵源,會使行為人在沒有預測可能性的情況下受到刑罰處罰,因此將判例作為刑法的淵源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B選項錯誤。刑法是用語言文字表示的,由此決定了刑法規范不可能絕對明確。如果能夠通過解釋使之明確,也并不違背明確性的要求,C選項正確。 罪刑法定原則禁止司法機關進行類推解釋,也禁止立法機關進行類推解釋。D選項錯誤。
2.關于罪刑法定原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罪刑法定原則只禁止類推適用刑法,但是不禁止適用習慣法
B.將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認定為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符合罪刑法定原則
C.罪刑相適應原則與罪刑法定原則是兩個獨立的原則,二者互不相關
D.當然解釋的解釋方法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那么根據當然解釋得出的解釋結論也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罪刑法定原則的適用,罪刑相適應原則。A選項,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嚴格適用罪刑法定,因此禁止類推解釋,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實行成文的罪刑法定,所以也禁止適用習慣法。故A選項錯誤。B選項,重度醉酒在高速公路超速行車,超出了對抽象公共安全的侵害,進一步造成對具體公共安全的損害,可以成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B選項正確。C選項,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無罪不罰,就是罪刑法定原則的運用和體現,二者并不是互不相關。故C選項錯誤。D選項,當然解釋的解釋方法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但是根據當然解釋得出的解釋結論卻未必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刑法將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規定為危險駕駛罪,根據當然解釋“入罪時,舉輕以明重”的解釋原理,對于醉酒駕駛飛機的行為,其危害性要遠重于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危害性,那么根據當然解釋,醉酒駕駛飛機也應當構成“危險駕駛罪”,但根據一般人的日常口語范圍,“機動車”并不能被解釋為包含“飛機”在內,這是典型的類推解釋。故D選項錯誤。
法考必備:【法考刷題APP下載】【點擊加QQ群:860440252】【免費下載精品資料】更多答疑可加微信ks233wx19法考學霸君好友。
3.陳某,男,1981年7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當時其未滿16周歲)盜竊他人財物9萬余元,一審法院于1997年9月4日開庭審判,根據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認定陳某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陳某不服,提出上訴。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二審于1997年10月13日進行(此時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規定不滿16周歲對盜竊罪不負刑事責任。關于新刑法的溯及力,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不具溯及力,因陳某的盜竊行為是1997年6月20日,此時新《刑法》未生效,應依行為時法
B.不具溯及力,因陳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1997年9月4日)審結
C.具有溯及力,因對陳某判的刑太重
D.具有溯及力,因上訴期間判決書還不具有終審效力,且新《刑法》規定未滿16周歲對盜竊罪不負刑事責任,對此案來說是輕法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刑法(包括修正案)的溯及力。本題考查的是刑法的溯及力。 根據我國刑法關于溯及力的規定,溯及力只可以適用于未決案,上訴期間判決書還不具有終審效力,所以屬于未決案的范圍;我國刑法關于溯及力采取了從舊兼從輕原則,即一般適用舊法,但是新法規定比舊法輕時,根據有利于被告人原則適用新法,新刑法規定未滿16周歲對盜竊罪不負刑事責任,對此案來說是輕法,應適用新法。因此,ABC選項錯誤,不當選;D選項正確,當選。
4.《刑法修正案(九)》于 2015 年 11 月 1 日施行。根據刑法關于時間效力的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對于 2015 年 10 月 31 日以前因為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的,不得判處從業禁止,但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B.對于 2015 年 10 月 31 日以前一人犯數罪,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予以數罪并罰的,適用修正后的刑法規定
C.對于 2015 年 10 月 31 日以前組織考試作弊的,適用修正前刑法的有關規定,但根據修正后的刑法規定處罰較輕的,適用修正后的刑法規定
D.對于 2015 年 10 月 31 日以前故意毀壞尸體的行為,不得適用修正前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刑法(包括修正案)的溯及力。本題考查刑法的時間效力。 做對本題需要知道新法是如何規定的,舊法是如何規定的,新法重還是舊法重。關于溯及力問題,原則上從舊,新法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是如果新法更輕的話新法就有溯及力。 A選項,職業禁止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一個規定,一旦行為人實施的犯罪是利用職務之便實施的,那么法院可以同時做出職業禁止的規定,禁止其在刑滿釋放之后的三到五年內重操舊業,A選項規定較舊法更重,因此不具有溯及力,但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A選項正確,不當選。 B選項,不同種的有期自由刑如何并罰,舊法沒有規定,按新法規定,既有有期又有拘役的執行有期,采吸收原則,既有有期又有管制的,既有拘役又有管制的,采并科原則,先執行有期和拘役,再執行管制,屬于純粹技術性規定,根據15年年底的司法解釋,可以溯及既往,因此B選項正確,不當選。 C選項,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三個關于考試的罪名,組織考試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代替考試罪,顯然這是新法,不能溯及適用,但是按照舊法,過去這樣的罪行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非法提供間諜專用器材罪,顯然根據修正后的刑法規定處罰較輕,適用修正后的刑法規定。C選項正確,不當選。 D選項,故意毀壞尸體在舊法中規定為盜竊、侮辱尸體罪,修訂過后,變成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尸體、尸骨、骨灰罪,增加了“故意毀壞”,說明故意毀壞按照新法構成犯罪,按照舊法則不構成,所以D選項中“不得適用修正前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是錯誤的,正確說法應為“應當適用修正前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D選項錯誤,當選。
5.美國公民甲欲殺害英國公民李某,便郵寄給李某一盒涂滿毒藥的巧克力,李某在本國收到巧克力后一直沒有吃。某日,李某乘坐注冊地為中國的飛機由英國飛往日本,在途中,李某食用了甲贈送的巧克力并當即死亡。關于本案的管轄,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我國法院無權管轄此案
B.我國法院有權主張對該案的屬地管轄權
C.我國法院有權主張對該案的保護管轄權
D.我國法院有權主張對該案的普遍管轄權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屬地管轄原則,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保護管轄原則,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普遍管轄原則。本題考查的是刑法的屬地管轄。 《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在本案中,盡管甲郵寄有毒巧克力的行為沒有發生在中國領域內,但甲的投毒行為最終導致李某中毒死亡的結果卻發生在中國的航空器內。而航空器又一向被認定為一國領土的延伸部分,因此可以認定甲犯罪的結果發生在中國境內,因此中國法院可主張對本案享有屬地管轄權。因此選擇B選項。
法考[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在線機考刷題,點擊前往!
2020年法考:鎖定考試核心考點,一站式拔高提分!點擊免費試聽講師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