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的法律關系必然體現國家意志,但是不一定體現法律關系參與人的意志
B、在調整性法律關系中,法律規范對當事人的行為起到了指引作用,在保護性法律關系中法律規范發揮了強制作用
C、確定公民有無行為能力的標準是公民能否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以及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為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D、自然人、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同時產生同時消滅
2、法官李某認為國務院制定的某條例與相關法律在某一規定上存在沖突,遂以個人名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了進行審查的建議。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法律的效力高于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效力
B、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后認定存在沖突,則有權改變或撤銷國務院制定的條例
C、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需向李某反饋審查研究情況
D、李某提出審查建議的行為屬于社會監督
3、“法學作為科學無力回答正義的標準問題,因而是不是法與是不是正義的法是兩個必須分離的問題,道德上的善或正義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標準,法律規則不會因違反道德而喪失法的性質和效力,即使那些同道德嚴重對抗的法也依然是法。”關于這段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段話既反映了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也反映了自然法學派的基本立場
B、根據社會法學派的看法,法的實施可以不考慮法律的社會實效
C、根據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內容正確性并非法的概念的定義要素
D、所有的法學學派均認為,法律與道德、正義等在內容上沒有任何聯系
4、關于黨的領導,下列關于說法錯誤的是?
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B、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
C、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僅體現為思想、政策、組織方面的領導,還體現在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力推進和落實(√,黨的領導是整體)
D、黨的政策和法律具有相同的經濟基礎和社會目標,發揮政策和法律的各自優勢,促進法律轉化為黨的政策
5、關于法的價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馬克思認為:人是自由的存在。人與自然物的區別在于人能夠依賴自己的理性,根據自己的自由意志作出決定與選擇
B、《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開車必須系安全帶,否則將被罰款,這是基于法律家長主義原則對個人的自由進行的限制
C、有些國家刑法禁止且懲罰成年人自愿的私下的同性性行為,這是基于傷害原則對個人自由的限制
D、傷害原則認為對人們自由進行干預的唯一目標是自我保護。違背文明社會任何成員的意志,對其正當行使強制力的唯一目的是阻止其對別人的傷害
熱點推薦:
2021年法考題庫:[章節練習][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全真機考]在線測試
2021年法考報考信息查詢:法考報考條件/報名時間/考試時間
233網校法考火熱招生:講師帶你直擊考點、穩拿關鍵分、主客觀全面提升!【點擊前往>>】
掃碼或直接搜索微信號【ks233wx19】加學霸君好友免費領《2020-2016年真題及答案》、包郵送《法考精編講義》教輔書籍、享一對一報考答疑!
進微信群 | APP刷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