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市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時,對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提高法律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此,下列哪個理解是不正確的?()
A、這是完善立法體制、消除部門利益、提高立法質量的舉措
B、第三方的專業優勢有利于彌補地方人大立法人員數量和專業能力的不足
C、做好評估的前提是梳理意見分歧的“關鍵點”,不能附帶領導個人或者部門意見
D、為了保證評估報告的客觀公正,不能用評估標準、方法和程序約束評估活動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立法體制,需要“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對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由決策機關引入第三方評估,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協調決定,不能久拖不決”。可以說,第三方評估是完善立法體制、消除部門利益、提高立法質量的舉措。A選項正確。在第三方評估中,一般選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專業智庫等單位作為接受委托的第三方,它們通常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研究力量,有較強的數據采集分析、決策咨詢和政策評估經驗和能力(參見全國人大《關于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人第三方評估的工作規范》第8條)。因此,其專業優勢,有利于彌補地方人大立法人員數量和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B選項正確。立法事項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是引入第三方評估的必要前提。因此為了保證評估質量,立法機關法制工作機構需要事先對立法意見分歧的“關鍵點”進行梳理,包括不同的觀點意見,不同觀點的代表群體,分歧的爭議焦點等。在這個過程中,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全面歸納各種意見分歧,不能簡單化,也不能夾帶領導個人或者部門的意見,提出傾向性選擇,這樣才能保證評估的全面客觀。C選項正確。評估問題是立法中存在重大爭議分歧的事項,因此問題具有復雜性、利益調整的重大性和解決問題機制影響的廣泛性等特點。這要求委托方不能“一委托了之”,坐等評估報告。立法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與第三方評估機構圍繞評估問題擬定包括評估標準、方法、程序等內容的評估方案。第三方應嚴格按照評估方案確定的評估步驟、標準和方法進行評估。在評估成果驗收時,發現不符合評估方案要求的,應當要求第三方限期補充評估或者重新進行評估。逾期仍未能通過驗收的,委托方可以終止協議(參見全國人大《關于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的工作規范》第9條)。正是為了避免第三方評估機構“閉門造車”或者“以偏概全”,做到評估活動全面、客觀、中立,增強評估報告傾向性觀點的說服力,決策機關必須用評估標準、方法和程序約束、指導和監督評估活動。D選項錯誤。
免費領2020-2016年真題答案
2、下列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的說法,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A、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B、全面依法治國,還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C、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D、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因此,A項錯誤,BCD項正確。
3、十二屆全國人大做出了制定20余部新法、修改40余部法律的立法規劃,基本劃定了未來的立法重點領域。關于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下列哪個選項是不正確的?()
A、必須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
B、企業有權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法律依據的要求
C、把賄賂犯罪對象由財物擴大為財物和其他財產性利益
D、立法的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無須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依法保障公民權利,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增強金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因此,A項正確。創新適應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國有、集體資產所有權、經營權和各類企業法人財產權的保護。國家保護企業以法人財產權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有權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法律依據的要求。因此,B項正確。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完善懲治貪污賄賂犯罪法律制度,把賄賂犯罪對象由財物擴大為財物和其他財產性利益。因此,C項正確。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因此,D項錯誤。
4、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法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對此,下列哪個說法是錯誤的?()
A、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
B、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面展開。建成了新的愛國統一戰線
C、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取得實效
D、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權力運行和監督體系建設有效實施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法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黨內民主更加廣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面展開,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民族宗教工作創新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取得實效,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權力運行和監督體系建設有效實施。因此,ACD項正確,B項錯誤。
5、我國的依法治國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對此下列哪個說法是錯誤的?()
A、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就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B、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的深刻總結
C、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法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D、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我們黨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A項錯誤,并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取得歷史性成就。因此,A項錯誤,B項正確。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法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因此,CD項正確。
熱點推薦:
2021年法考題庫:[章節練習][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全真機考]在線測試
2021年法考報考信息查詢:法考報考條件/報名時間/考試時間
233網校法考火熱招生:講師帶你直擊考點、穩拿關鍵分、主客觀全面提升!【點擊前往>>】
掃碼或直接搜索微信號【ks233wx19】加學霸君好友免費領《2020-2016年真題及答案》、包郵送《法考精編講義》教輔書籍、享一對一報考答疑!
進微信群 | APP刷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