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些制度或者程序體現了訴訟效率的理念?
A.輕罪不起訴
B.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C.簡易程序
D.人民陪審員制度
參考答案:AC
參考解析:訴訟效率的具體要求。本題考查訴訟效率。 訴訟效率指訴訟中所投入的司法資源(包括人力、財力、設備等)與案件處理數量的比例。講求訴訟效率要求投入一定司法資源處理盡可能多的案件。追求訴訟效率,意味著應當降低訴訟成本,加速訴訟運作,減少案件拖延和積壓。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的內容,而且還從訴訟期限、輕罪不起訴和簡易程序等多方面體現了訴訟效率的理念。故本題中的AC選項正確,當選。
2.關于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基本特征,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獨立性
B.被動性
C.秘密性
D.依附性
參考答案:CD
參考解析:人民法院的職權。本題考查的是法院刑事審判權的基本特征。 人民法院刑事審判權的基本特征有:被動性、獨立性、中立性、職權性、程序性、親歷性、公開性以及終局性等。故A、B選項正確,不當選;CD選項錯誤,當選。
法考必備:【法考刷題APP下載】【點擊加QQ群:860440252】【免費下載精品資料】更多答疑可加微信ks233wx19法考學霸君好友。
3.關于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我國檢察院上下級是領導關系,上級檢察院可以改變下級檢察院做出的錯誤決定
B.我國法院的獨立是指整個系統的獨立,上下級法院并不獨立,上級法院可以對下級法院的工作進行領導
C.阿詩瑪苗族人,在重慶市實施盜竊時被抓獲,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阿詩瑪時,應當使用苗語進行審理,應該制作苗語的判決書
D.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參考答案:AD
參考解析: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具體內容,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具體內容,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的具體內容。本題考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AB選項,在我國,人民檢察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上級人民檢察院有權就具體案件對下級人民檢察院作出命令、指示。與檢察系統不同,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因此A選項正確,當選;B選項錯誤,不當選。 C選項,《刑事訴訟法》第9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公安機關對于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和其他文件。重慶市中院審理阿詩瑪,可以使用普通話審理,不是應當使用苗語進行審理和制作苗語版的判決書,如果阿詩瑪不懂普通話,應當為其提供翻譯。故C選項錯誤,不當選。 D選項,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在法律規定的職責范圍內都是獨立的,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故D選項正確,當選。
4.下列哪些選項屬于“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體現?
A.被告人都不需要承擔提出證據的責任
B.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控方承擔
C.在法院判決有罪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稱為罪犯
D.第一審中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法院應作出證據不足、指控不成立的無罪判決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具體內容。本題考查的是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睘樨瀼剡@一原則,刑事訴訟法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了相應規定:(1)區分犯罪嫌疑人與刑事被告人。公訴案件在提起公訴前將被追究者稱為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后始稱為刑事被告人。(2)控訴方承擔舉證責任,被告人不負證明自己無罪的義務,不得因被告人不能證明自己無罪便推定其有罪。(3)疑案作無罪處理。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在審判階段,對于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本題中,B、C、D選項均屬于“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體現,故BCD選項當選。而A選項說法過于絕對,錯誤,不當選,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中的嫌疑人就有說明自己財產來源的義務,亦即提出證據證明自己財產來源合法的責任。
5.關于公訴案件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對于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可以向原決定機關申訴
B.對于法院的第一審刑事判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法院上訴
C.對于自己受到的傷害有權向公檢法機關舉報
D.對于公安機關查封其與案件無關的財物的行為,可以直接向檢察院申訴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被害人的訴訟權利。本題考查公訴案件被害人的訴訟權利。 A選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0條的規定:“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A選項的錯誤在于“向原決定機關申訴”,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故A選項錯誤,當選。 B選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29條的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庇纱丝梢?,公訴案件的被害人無上訴權,只有請求抗訴的權利,故B選項錯誤,當選。 C選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2款的規定:“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盋選項中,被害人有權向公檢法報案或者控告,而非舉報,故C選項錯誤,當選。 D選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的規定:“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利害關系人對于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有權向該機關申訴或者控告:(一)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不予以釋放、解除或者變更的;(二)應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不退還的;(三)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四)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不解除的;(五)貪污、挪用、私分、調換、違反規定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受理申訴或者控告的機關應當及時處理。對處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由此可見,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利害關系人對非法的偵查行為,必須先向實施非法偵查的機關申訴或者控告,對處理不服的,才可以向檢察院申訴。故D選項錯誤,當選。
法考[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在線機考刷題,點擊前往!
2020年法考:鎖定考試核心考點,一站式拔高提分!點擊免費試聽講師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