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法考刑法《刑法的基本原則》試題及答案
1、關于刑法的解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非暴力手段騙取兒童的可以成立拐騙兒童罪。因此,使用暴力手段搶劫嬰兒的,也可以成立拐騙兒童罪。此為當然解釋
B.當然解釋進行解釋的根據為當然的道理,但以符合刑法的文字含義為前提
C.罪刑法定原則并不禁止擴大解釋,故擴大解釋的結論都符合罪刑法定原則
D.罪刑法定原則禁止類推解釋,因此,一切類推解釋都應該被禁止
使用非暴力手段騙取兒童的可成立拐騙兒童罪。因此,使用暴力手段搶劫嬰兒的,也可以成立拐騙兒童罪。"舉輕以明重",這是當然解釋。故A項正確。
當然解釋即刑法規范雖未明示某一事項,但依形式邏輯、規范目的及事物的當然道理,將該事項解釋為包括在該規定的適用范圍之內。當然解釋在本質上是根據立法精神,對刑法適用所作的"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的邏輯解釋。因此當然解釋進行解釋的根據為當然的道理,但還必須符合刑法的文字含義。故B項正確。
擴大解釋,即刑法條文的字面通常含義比刑法的真實含義窄,于是擴張字面含義,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實含義。罪刑法定原則并不禁止擴大擴大解釋,但擴大解釋的結論也可能是錯誤的,尤其是擴大解釋很容易變成類推解釋。故C項錯誤。
類推解釋是指違背刑法目的和公民可預知性,逾越刑法條文用語含義,將法條的內容不當地擴大到"相類似"的行為。類推解釋本身逾越了法律用語的含義,違反罪刑法定原則,是不允許的。一般而言,擴大解釋,從解釋的內容來看,僅僅是對法條用語的概念擴張,沒有超出用語的可能含義,沒有逾越概念位階。從解釋的實質標準衡量,符合刑法的目的,沒有超出公民可預測范圍。罪刑法定原則允許擴大解釋和有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但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故D項錯誤。
綜上,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D
2、關于刑法的基本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些情形下溯及既往并不違背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刑法規范的明確性,故排斥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
C.對累犯從重處罰,體現了罪刑相適應原則
D.平等適用刑法原則是憲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平等在這里是絕對平等而非相對平等,是立法平等而非司法平等
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在時間效力方面應當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因此在舊法重于輕法的情形下,新法有溯及力。故A項正確。
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需要法官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價值判斷的要件要素,比如,XX罪,情節嚴重,判處XXX刑。這里的"情節嚴重"就是個規范的要件要素,何為情節嚴重,需要法官自己主觀判斷一下,這個"情節嚴重"就是不明確的規定。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刑法規范具有明確性,但是,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由刑法規范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所決定的。而且,刑法規范的明確性與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并不沖突。故B項錯誤。
罪刑相適應的具體要求為:以客觀行為的違法性與主觀意識的有責性相結合的罪行程度以及犯罪主體再次犯罪的危險程度,作為刑罰的尺度。刑罰既要與犯罪性質相適應,又要與犯罪情節相適應,還要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對累犯從重處罰是為了從量上補足前次刑法的欠缺,體現了罪刑相適應原則。故C項正確。
平等適用刑法原則是憲法規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平等適用刑法原則僅指刑法適用上的平等,即司法上的平等,而并不意味著刑法立法上的平等。故D項錯誤。
綜上,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
3、關于罪刑法定原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舊法認為是犯罪,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雖然都認為是犯罪,但新法比舊法判得更輕,此時允許適用事后法(新法)審理舊案并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定罪量刑必須以行為時的法律為準,故絕對不能以審判時的法律為準
C.將賓館門卡、手機充值卡解釋為《刑法》第196條信用卡詐騙罪對象的"信用卡",屬于擴大解釋
D.罪刑法定原則并非絕對禁止類推解釋
罪刑法定原則有四個派生原則:(1)刑法必須是成文法,習慣不能作為法律;(2)犯罪和刑罰都必須由法律預先明確規定,禁止絕對不確定的刑罰和絕對不定期的刑罰;(3)禁止重法溯及既往;(4)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
一般來說,應當以行為時的法律作為裁判依據,但如果新法量刑更輕時,則應當適用新法。因此A項正確,B項錯誤。
將賓館門卡、手機充值卡解釋為《刑法》第196條信用卡詐騙罪對象的"信用卡",屬于類推解釋,而非擴大解釋。故C項錯誤。
D項正確,有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是允許的。
綜上,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C。
備考資料:【包郵免費送紙質教輔】【2021-2018年法考真題答案】
報班學習:書+課+題三位一體、主客觀題全面提升,233網校助你硬核取證>>
233網校APP答題闖關進行ing~答題抽U形枕/品牌公仔抱枕被/筆記本,邊學邊玩邊拿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