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方案策劃
(一)含義:一種理性的設計活動。
包括評估工作對象的需要,建立服務目標和選擇最有效的策略,發展和動員所需資源,有系統、有次序地根據方案配置服務資源,通過服務組織的運作達到預期服務效果的設計活動。
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二)步驟和方法
服務的推行有計劃、執行和評估三部分內容。計劃由問題的認識分析和目標制定兩部分構成。因此,策劃有四階段:
1、問題的認識和分析階段。
(1)問題認識方法
采集者退散 問題認識工作表:5W+1H。
分支法:明確全面性問題;分解為各“明確問題”;探索“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建議機構集中解決的“明確問題”。
(2)需要評估。
人口的分類。服務方案一般只能幫助其中部分“求助者或被問題影響最大的人群”。
來源:考試大 2、目標制訂階段
(1)界定總目標和影響性目標。影響性目標是社會工作干預所要達到的目標,可將其細化為“服務性目標”,再根據“服務性目標”確定后勤保障目標。
(2)確立目標的優先次序。
采集者退散 主要考慮可動員的資源條件。此外,還要注意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與特點、機構的目標、問題的急迫程度、社會正義等。
3、方案安排階段
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1)制訂各種可以實現目標的可行性方案。
(2)選擇理想的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模型”有6個“篩選標準”:效率,效果,可行性,重要性,公平,附加結果(潛功能)。
(3)決定資源需求和爭取資源分配。優先的最可行方案最容易獲得資源。一般會考慮經濟上是否有效率,社會上是否可接納,政治上是否可行(風險)。
(4)制訂行動計劃。簡單時間線條表。
來源:www.examda.com 4、考慮服務的評估
過程評估和效果評估。考試大收集整理
編輯推薦:
社工綜合能力之社區照顧模式的實施策略 社工綜合能力之社區工作各階段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