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過程
一、社會政策的制定
二、社會政策的實施
三、社會政策的評估
四、社會政策的調整
一、社會政策的制定
(一)社會政策制定的內容
確定社會政策的優先順序
確定社會政策的對象
確定社會服務的標準
確定社會政策資源的籌措方式和規模
確定社會政策的運行機制
(二)社會政策制定的主要步驟
1、確定社會政策議程
2、設計社會政策方案
3、審查社會政策方案
4、審議及批準社會政策
(三)社會政策制定的主要影響因素
社會問題與社會需要的影響
政府資源的限制
社會成本的考慮
社會事件的影響
社會精英的參與作用
執政理念和社會價值的影響
二、社會政策的實施
(一)社會政策實施的意義
首先,是實現社會政策目標的關鍵;
其次,檢驗社會政策效果;
最后,溝通社會政策主體與對象的橋梁。
(二)社會政策實施的一般過程
政策宣傳 政策分解 資源準備 組織準備 現行試點 全面推進 協調與監控
(三)影響社會政策實施的主要因素
機構因素 人的因素 政策本身的因素 政策以外的因素
三、社會政策評估
(一)社會政策評估的意義
概念:社會政策評估是指按照一定的價值及技術標準對社會政策方案、實施過程及其效果作出判斷。
意義:
發現問題//了解效果//監控過程
(二----四)社會政策評估的基本要求
要明確評估內容 要確定合理的評估標準 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實施方式
內容: 方案--方案是否合理
過程--行動是否得力
效果--是否取得預期效果
標準:價值標準 事實標準 行動標準 收效標準 效率標準
方法: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整合研究 個案評估 制度分析 比較分析
四、社會政策的調整
(一)社會政策調整的意義
保持政策連續性
促進政策不斷完善
保證政策有序運行
(二)社會政策調整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府方面的原因
社會方面的原因
(三)社會政策調整的層次
修訂---局部修改
改革---改變基本框架
終止---廢除
(四)社會政策調整的內容
政策目標
政策方案----實施政策的手段、步驟、措施等
政策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