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兒童社會工作的具體方法
1、兒童輔導
(1)兒童輔導的基本概念
兒童輔導是指專業人員利用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兒童了解自己、學會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運用各種機會促使兒童在生活、學業、感情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全面發展以及潛能發揮的過程。
(2)兒童輔導的游戲治療模式
兒童輔導有許多方法或模式,如行為治療法、當事人中心治療法、社會技巧訓練等等,但是由于兒童年齡較小,許多困惑或遭受的傷害難以用語言表述出來和表達清楚,所以,過于理性或復雜的治療模式有時候并不能獲得理想的輔導效果。針對兒童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特點,可以運用游戲治療模式進行兒童輔導。游戲治療模式也有多種理論取向,其中,想象互動游戲治療是兒童輔導或治療的常見方法之一。
①想象互動游戲治療的基本理念
至少有兩個理由可以說明讓孩子通過想象游戲而非語言,來表達他們的經驗的重要性:
a.孩子尚未如同成人已發展口語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更何況即使是成人在用語言表達他們私人及情感上的經驗時,也會有困難。
B.把孩子及其家庭問題公開討論,可能帶給孩子對父母親忠誠的矛盾。一方面,孩子的問題常常與他們的父母有關;但是,在另一方面,孩子又極度依賴他們的父母,且在許多方面依戀著他們。
所以,通過想象游戲的媒介,孩子有機會以轉化的方式溝通,也能透露隱秘性的事情。當在游戲世界溝通時,孩子知道能較容易也較安全地表達焦慮、生氣及其他負面情緒。游戲世界也使兒童有可能試驗一些新的想法和其他解決方法,而不會傷害到任何人。工作員協助孩子發展他們自己的主題,在游戲中完成這些主題,并引導他們朝向更建設性的方向。
②想象互動游戲治療的技巧
在運用想象互動游戲治療的方法進行兒童輔導時,工作員可以很多不同的方式介入游戲世界:首先,工作者的態度應該表現出有興趣而且融入。其次,工作員可以成為一個更積極的玩伴。最后。工作員應該以口語參與。以下一些特別的技巧其目的都在增強、深化以及影響孩子在想象游戲中表達的經驗。
a.用言辭表達或口語化
就是把孩子正在玩的一項動作用言辭表達或口語化,然后把孩子所做的事給予更明確的意義。這些表述有許多不同的目的:
結構化:工作員將分散的游戲片段,結合成前后一致性的游戲,以幫助游戲更能整合。結構化也常常能幫助孩子更能明確地表達他們的意思。
意義的強化:口頭表達的目的在于幫助澄清孩子意思及態度。
預測未來的事件:口頭表達在一個故事里能引起持續性發展。
清楚地說出游戲人物的感覺及想法:由此,工作員使得孩子的感覺及想法正當化。
說出治療性信息或針對游戲的介入做解釋。
b..刺激化
刺激化的意義在于鼓勵孩子能更專注地玩。當一個孩子很難去開始玩的時候,工作員可建議可以玩的游戲器材,或者鼓勵孩子玩不同的玩具。更進一步,則建議孩子結合新的游戲器材、游戲空間和游戲內容。刺激化對于一個孩子克服重大障礙也是必要的,憑借著與孩子一起玩,工作員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行為沒有被禁止,如此孩子才不會感受到壓力。
c.設定限制
當被輔導的孩子使用了太多游戲器材,以至于他或她失去了游戲的方向,工作員就首先必須用口頭提示的方式嘗試把所設定限制整合到游戲里。如果這種勸說無效的話,工作員或許需要抽離游戲世界,然后清楚地告訴孩子,什么是被允許的,什么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在同時,需要接受的事實是:這個孩子想要做一些脫軌的事情。此外,不能將玩具帶回家,不能故意破壞玩具,不能傷害他人或自己,遵守時間表,等等,這些限制事先都要規定清楚。當然,針對個別被輔導的兒童,還需要設定一些與輔導目標直接有關的特殊限制。
d.相對游戲
想象互動游戲的最后一個技巧是相對游戲。工作員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在游戲中,玩出和被輔導兒童不同觀點和想法的游戲內容,同時也傳達了輔導或治療的信息。
③想象互動游戲治療的指示
a這種方法對于有隱藏性身體疾病的孩子能發揮很好的功效;
b. 這種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心情非常混亂的孩子身上,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員需要提供足夠的結構化;
c.為了治療或輔導能夠成功,父母親必須愿意審視及改變他們的行為,以及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在工作員的幫助下)。這些孩子應該在4~10歲之間,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喜歡參與想象游戲;對于較大的孩子,其它的想象技巧如畫圖、捏粘土、講故事可能更合適。
2、兒童小組工作
所謂兒童小組工作就是指一種通過小組過程及小組社會工作者的協助,使小組中的兒童能夠獲得小組經驗、產生行為改變和恢復正常功能,以及與他人和周圍環境達成有效的調適,最終促進個人及小組發展的專業服務活動。
適合開展兒童小組工作的兒童小組類型有很多,如幼兒園和小學里各種課外興趣班、少先隊小隊、課外補習小組、假日服務小隊,等等,只要在這些小組加入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手法,就可以展開兒童小組工作服務。當然,也可以根據事先設定的主題,利用各種招募手段來組成兒童小組。
開展兒童小組工作需要注意是:第一,活動安排要新穎有趣,符合兒童好動活潑的性格,但要注意安全;第二,多利用示范來講述活動的安排和小組規則;第三,避免空泛的道理和講述過于復雜與抽象的問題;第四,工作員的態度是親切和藹的,應該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善于與兒童交往;第五,工作員無論是在空間位置還是在心理距離方面,都應該帶給小組中的兒童是一種平起平坐的感覺。
兒童小組工作的主題確定、活動設計和基本技巧,等等,在本書“學校社會工作”一章中有詳細描述,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