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關于社會工作價值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社會工作者受過專業訓練,知道什么是最佳服務方法,無須向服務對象說明
B.社會工作者如果認為披露服務對象隱私有助服務工作的話,可以不必事先取得服務對象同意
C.社會工作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對服務對象的信息保密
D.如果服務對象沒有能力作決定,社會工作者不必恪守服務對象自決原則
【答案】D選項A,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當與服務對象建立積極和良性的溝通交流關系,彼此分享和相互幫助;選項B,未經服務對象同意或允許,社會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務對象個人身份資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務對象權益的隱私信息;選項C,除非在特別情況下必須透露有關信息時,社會工作者應向機構或有關部門報告,并告知服務對象有限度公開隱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關保護措施。
2、小慶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與家里聯系。小慶的母親和奶奶有矛盾,關系很僵。小慶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無力管教小慶。小慶最近迷上了網絡游戲,常常徹夜不歸。造成小慶上述行為的主要家庭原因是( )。
A.家長疏于管教
B.婆媳關系不佳
C.經濟狀況不好
D.隔代關系疏離
【答案】A放任型家庭教養方式中,家長既缺少愛心、耐心,也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正常的約束,會形成缺乏自信、自信力差、不負責任、情緒波動異常,為人處世具有攻擊性,易受誘惑,做事權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傾向。由于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無力管教小慶,長期疏于管教導致小慶自制能力差,迷上了網絡游戲。
3、曉波是某重點大學的大三學生,父母均是高級知識分子,自幼受到良好家庭環境氛圍的熏陶,談吐幽默,舉止得體,見聞廣博,成績優異,是學校中的風云人物。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
A.曉波能有如此好的發展,說明曉波的遺傳稟賦起到了主導作用
B.曉波如果能有效利用自身的遺傳稟賦,將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C.作為個體的曉波,在某種程度上其行為也能夠改變社會環境
D.曉波的發展取決于遺傳力量和外部環境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
【答案】A社會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不能脫離遺傳稟賦的制約;同樣,良好的遺傳特性也需要依托適當的社會環境才能得以發揮。人的發展是遺傳和環境相互影響的產物,其路徑取決于遺傳力量和外部環境影響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人類行為改變著自然環境,同樣也改變著社會環境,例如領袖人物或者大眾行為的一致性行為,其對社會環境的影響作用巨大。
4、丁某到某機構求助,一見到社會工作者就訴說自己的種種不愉快,社會工作者回應丁某“您能否把接下來想做的事情排一下次序?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您最希望做的事情開始”。社會工作者的回應體現了( )技巧。
A.澄清
B.對焦
C.摘要
D.同理
【答案】B對焦是指社會工作者將服務對象偏離的話題或者寬泛的討論收窄,集中討論的焦點,可以讓服務對象自己列出話題或者問題的重要次序,聚焦討論的焦點。澄清是社會工作者引導服務對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經驗和感受。摘要是社會工作者將服務對象長段談話或者不同部分的話題進行整理,概括和歸納其中的要點。同理是社會工作者設身處地地體會服務對象的內心感受,理解其想法和要求。
5、社會工作者小吳計劃為抑郁癥患者開展小組活動,預期目標是幫助組員在心理、社會和文化適應方面得到康復、發展和完善,預防對個人造成不良影響的消極因素的出現。該小組屬于( )的小組工作。
A.治療模式
B.互動模式
C.社會目標模式
D.地區發展模式
【答案】A治療模式下的小組工作,其對象通常是有較嚴重的情緒問題、行為障礙、人格問題、精神異常或有社會偏差行為的人。工作目標是通過幫助組員在心理、社會和文化適應方面得到康復、發展和完善,并預防個人造成不良影響的消極因素的出現。因此,組員在小組活動中獲得的主要是矯治性治療,通過這種治療以獲得發展性和預防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