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會工作者小王在社區走訪時發現,單親媽媽不久前失業,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有限,找工作很難。加上其上初中的兒子與同學沖突不斷,李女士深受困擾,壓力很大。從婦女工作的角度,小王對李女士的情況進行分析。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李女士是一個值得社會大眾同情的弱者
B.社會因素是李女士產生的主要原因
C.能力不足是導致李女士生活困境的主要原因
D.李女士兒子的問題是家庭結構不完整造成的
22.由于個人經歷和家庭觀念不同,人們對婚姻暴力的認識差異很大,下列婚姻暴力的認識中正確的()
A.兩口子打架是家務事
B.家庭暴力由暴力性格所導致的
C.挨打一定有挨打的理由
D.任何理由都不是實施暴力的借口
(1)兩口子打架是"家務事" "私事" "清官難斷家務事"。
(2) 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壓力太大所致。
(3 )是暴力性格所致。
(4) 是受害者的不當行為引起的。
上述這些都不是施暴者實施暴力的理由,對家庭暴力要零容忍。
23、社會工作者小吳將村里有時間、有意愿的婦女組織起來,成立了“巾幗志愿服務隊”,為村里有需要的老年人開展生活照料,陪伴就醫等志愿服務。小吳的做法,促進了婦女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發揮。
A.推動鄉村文明建設
B.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C.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D.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24.小文和丈夫都要工作,經常因為接送女兒發生矛盾。社工小李運用賦權方法組建社區年輕婦女“媽媽團”,媽媽們根據各自家庭的時間,互相幫助接送并照看孩子,解決了小文家的問題。小李上述做法體現了賦權目標的( )
A.生活層次
B.個人層次
C.人際層次
D.環境層次
25.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展了國際助殘日宣傳活動,在許多公司宣講了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政策,上述活動是為了保障殘疾人的 ( )權利。
A.環境友好權
B.勞動權
C.社會福利權
D.康復權
26.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展了一系列無障礙體驗活動,記錄了殘障人士在公園、醫院、銀行、超市等公共場合的體驗感受,并以此為依據,撰寫了關于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政策建議稿。該機構上述做法體現了殘疾社會工作在( )層面的功能
A.微觀
B.中觀
C.宏觀
D.客觀
27.隨著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發展社會工作常常基于社會構建理念開展服務。下列關于殘疾人的觀念中體現理念的是( )
A.殘疾人群體的主要特征是個體差異很小
B.殘疾人群體,隨時隨地都需要特別的幫助
C.消除社會障礙是殘疾人權利實現的關鍵
D.分析殘疾的原因應該從個人層面入手
1.防止把導致殘疾的原因歸于個體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層面的缺失
自從有人類,就有殘疾人。殘疾的原因可能是遺傳和疾病,也可能是自然災害、戰爭和意外事故,還可能是環境污染和科技水平限制等。在殘疾人致殘的原因分析上應該堅持社會原因分析為主導。 【D錯誤】
防止把殘疾人個體的問題"普適化"
當某個殘疾人遇到困難時容易簡單地判斷是由于殘疾所引起的。其實,殘疾人的個體差異是非常大的,當人們把困難的核心界定為殘疾的時候,因為殘疾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那就意味著直接否認了殘疾人克服困難的可能性,也就否認了作為人具有改變自身現狀的潛能,直接否認了殘疾人的權利。 【A錯誤】
3. 防止把殘疾人簡單地看作社會的"受害者"
"殘疾人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障礙(無論是政策還是環境等) ,使得殘疾人處于"不利"的社會境遇中,無法發揮正常作用。殘疾人權利的實現和能力的發揮需要消除外部的障礙,政府也應該在立法上制定對殘疾人的保障政策,推進發展殘疾人事業。要認識到,殘疾對于個體的發展而言,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C正確】
防止把殘疾人看作"理所當然"需要幫助和社會支持的人
歷史上,殘疾人經常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在現代社會中,殘疾人與健全人一樣,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夠發展替代性需要并且相對獨立地使用社會性資源。當然,這并不否認殘疾人需要給予特別的幫助,關鍵問題是要評估殘疾人需要"什么"幫助以及在"什么"處境下需要幫助。社會賦予殘疾人以同等的發展機會才是最重要的,社會幫助的目標不是要讓殘疾人"依賴"社會,而是建構殘疾人的新"能力體系"。【B錯誤】
28.某殘疾人服務機構的督導發現,有的新入職社會工作者在首次面對重度心智障礙人士時,會產生恐懼心理。為預防這種情況發生,促進專業關系建立。機構督導應該協助新入職社會工作者( )
A.增進對服務對象的同情
B.提升自我覺察與反思的能力
C.隱藏自己內心真實感受
D.強化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29.社會工作者小劉在某殘疾人服務機構從事支持性就業工作。除了為機構內的殘疾人提供職業康復訓練以外,他還推動企業進行了無障礙環境改造,收集了適合殘疾人的就業信息,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小劉的上述做法中,調動了殘疾人就業支持性資源中的( )
A.企業單位資源
B.政府相關部門資源
C.社區志愿資源
D.其他社會組織資源
30.社會工作者小李在為服刑人員開展小組工作中發現,組員小盛對別人常常抱有敵意,看問題較偏激,經常發生人際沖突。小李為此與小盛一起分析他的思想和行為狀況,使其對自我有更準確的認識。小李所提供的服務是( )。
A.心理情緒輔導
B.預防交叉感染
C.職業技能訓練
D.生活習慣矯正
預防服刑人員間犯罪觀念和行為的交叉感染。一方面,矯正社會工作者可以依據判決文書及心理、行為測評結果,配合監管人員對服刑人員進行嚴格的分類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醒新進入監獄服刑人員善交獄友,保持行為端正,預防犯罪思想觀念和行為的交叉感染。【B錯誤】
心理、情緒輔導。通過心理咨詢、情緒輔導等方式,改變服刑人員偏差扭曲的心理結構和敏感過激的情緒反應。 【A正確】
職業技能訓練。通過專門知識技能的培訓,服刑人員掌握一門或多門職業技能,使其出獄后可以用社會認可的方式和途徑謀生。【C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