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歲的玲玲因與家長發生沖突而離家出走,一天后家人將其找回,并帶她向社會工作者老紀求助。在接案、預估后,老紀制訂了完備的服務方案。為玲玲及其家庭開展個案輔導服務。此時老紀應優先提供的服務是()
A.引導玲玲回顧與家人沖突的過程
B.協助玲玲及其家人重溫過往親情
C.勸導家人向玲玲承認錯誤并道歉
D.要求家人承諾今后不再責備玲玲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在服務的推進階段,從能做的開始;從愿意合作的著手;采取綜合的服務策略。玲玲與家人發生沖突而離家出走,在此情況下,其家人是具有積極的配合服務開展意向的,所以,老紀應優先協助玲玲及其家人重溫過往親情。 因此,選擇B選項。
22.小徐今年35歲,有吸毒史。強制隔離戒毒后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目前小徐已戒斷毒癮5年多。期間多次嘗試尋找工作,但由于就業技能不足,均以失敗告終。社會工作者小齊了解情況后,準備鏈接一些資源幫助小徐就業。從鏈接正式資源的角度,小方適宜的做法是 (
A.爭取父母關心,給予鼓勵支持
B.積極聯系朋友,拓展同伴資源
C.尋找相關機構,提供指導服務
D.發動鄰里捐款,提供經濟援助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資源鏈接:除了社會工作者及其機構所掌握的資源之外,社區內外往往還有其他個人、組織和機構擁有不同的資源,將這些資源鏈接起來互通有無,也是資源管理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鏈接資源的方式可以分為正式鏈接和非正式鏈接,正式鏈接是指擁有資源的各方通過會議、契約、合同等正式的方式相互交換資源,而非正式鏈接則是依靠平常的交情等非正式方式形成的資源交換,社區工作中非正式資源鏈接是常見的方式。良好的資源鏈接可以充分利用社區內外的各種資源,避免資源的閑置和浪費。ABD都屬于非正式資源。
23.大學生小宋因經常通宵玩游戲,屢屢曠課,考試不及格,班主任將其介紹給社會工作者小陳。在個案會談時,小宋反復強調自己深感后悔和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可又管不住自己。小陳發現小宋時常言行不一,尋找借口。于是,他對小宋說:“你每次都說想改變,要好好學習,可是我沒有看到你的實際行動,像這樣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動,你的成績會變好嗎?”此時,小陳運用的會談技巧是( )
A.對焦
B.澄清
C.忠告
D.對質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澄清:社會工作者引導服務對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經驗和感受。對焦: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偏離的話題或者寬泛的討論進行引導,將討論集中于某個焦點。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讓服務對象自己列出話題或者問題的重要次序聚焦討論的焦點。忠告:社會工作者向服務對象指出某些行為的危害性或者必須采取的行為。在提供忠告時,社會工作者可以運用強調的語氣,直接指出面臨的危害和必須采取的行為,但需要避免強迫服務對象。對質:社會工作者通過直接提問等方式讓服務對象面對自己在行為、情感和認識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當服務對象發現白己的行為、情感和認識不一致時,通常會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會工作者需要通過對質把服務對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來可改變的方面,而不是僅僅關注誰的責任。
24.服務對象小吳向社會工作者小張傾訴,“我從來沒有擔心過高考,但是沒想到考得這么差,平常不如我的同學都考得比我好,我挺難過的,不過后來覺得讀大學不是唯一出路,不如直接去工作好了,但我父母每一定要讓我復讀,他們覺得考上大學入生才有希望。我和他們吵了好幾次,真的很煩。”小張運用同理技巧,最適宜的回應是( )。
A. "你本來學習挺好的,高考成績卻出乎意料,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是嗎”
B.“困為一次高考的失敗,別入都比你考得好,你為什么就感到這么難過?”
C.“因為你高考沒考好,與父母之間的想法有沖突,所以你就感到很難過。”
D.“因為你高考不理想,所以你很失望和難過,對于未來,內心也有些矛盾。”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同理心。社會工作者設身處地體會服務對象的內心感受,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和要求。
25.小花是一位8歲的白血病患兒,入院后,她不適用醫院的陌生環境,對于治療有恐懼和抵觸心理,變得沉默寡言。為此,病房的護士將小花轉介給醫務社會工作者小喬,接案后,小喬采用游戲方式引導小花說出入院后的感受,并運用兒童醫療恐懼表了解其害怕程度。上述服務過程中,小喬收集資料的方式是( )
A.自我陳述和非結構式調查表
B.自我陳述和結構式調查表
C.對答方式和非結構式調查表
D.對答方式和結構式調查表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自我陳述:針對服務對象個人的經歷和內心的感受,社會工作者可以采取由服務對象自我陳述的方式,允許服務對象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和情況。這樣,就能夠把服務對象的內心感受和主觀經驗充分呈現出來。對答方式:對于一般性的情況,社會工作者可以采用嚴格的對答方式,以保證信息的完整性。無論運用哪一種會談方式收集資料,社會工作者都需要關注服務對象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和界定問題的邏輯,避免根據自己的邏輯推論服務對象對于問題的理解,或者運用周圍他人的看法概括服務對象的問題。結構式調查表要有預先設計好的固定的調查問題和調查問題的答案選項,調查對象只需挑選其中認為正確的答案。這種調查表比較適合于收集有明確答案而且比較容易識別的資料,如服務結束之后,針對服務對象行為改變的狀況進行調查時,就可以運用結構式調查表,它不僅比較簡便,而且信息處理也比較容易。非結構式調查表只有預先設計好的固定的調查問題,沒有調查問題的答案選項,調查對象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寫調查問題的答案。這種調查表比較適合沒有明確答案的開放式問題的資料收集,特別是涉及價值原則和意義理解的調查問題,就需要運用這種調查表,如對自己生活的評價,或者對生活的改變要求等,就屬于這種類型的問題。
26.某醫院的社會工作者小王在調研乳腺癌患者需求時發現,很多患者存在焦慮情緒,并對自我產生懷疑,此外還缺乏醫療常識,經常會胡思亂想。為此,小王決定開設乳腺癌病友小組,幫助組員了解自身問題及其背后的社會原因,協助組員管理情緒和改變認知。該小組的類型是( )
A.教育小組
B.成長小組
C.治療小組
D.支持小組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教育小組的宗旨在于,通過幫助小組組員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或補充相關知識不足,促使成員改變其原來對于自己問題的不正確看法及解決方式,從而實現小組組員的發展目標。成長小組的焦點在于個人的成長和正向改變。在社會工作者看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個人都有其潛能,逆境是一種挑戰性機會,在逆境中挖掘自己的潛能和提升自我的過程就是成長過程。支持小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問題的小組組員組成的。通過小組組員彼此之間提供信息、建議、鼓勵和情感支持,達到解決某--問題和成員改變的效果。在支持小組中,最重要的是小組組員的關系建構、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社會工作者的任務是,指導和協助小組組員討論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表達經歷這些事件時的情緒感受,建立互相理解的共同體關系,達到相互支持的目的。治療小組的組員一般來自那些不適應社會環境,或其社會關系網絡斷裂破損而導致其行為出現問題的人群。治療小組對社會工作者的素質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求社會工作者具備扎實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嫻熟的實務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醫學等方面的學術訓練和臨床經驗。社會工作者在治療小組中的角色在于,通過小組.工作的活動過程,幫助小組組員了解自己的問題及其背后的社會原因,利用小組的經驗交流和分享,輔以一定的資源整合或社會支持網絡,以達到對小組組員的心理和社會行為問題的治療,從而改變小組組員的行為,重塑其人格,開發其潛能,促使其成為健康、健全的社會人。
27.社會工作者小魏計劃為社區中剛退休的居民開展一個主題為“金色年華”的小組,協助他們較好地度過退休生活適應期,促進退休人員繼續社會化,提升其社會功能,小魏最有可能運用的小組工作模式是( )
A.治療模式
B.社會目標模式
C.互動模式
D.發展模式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發展模式亦稱過程模式或發展性小組模式,是較晚發展起來的一種小組工作模式,旨在解決和預防服務對象社會功能的衰減問題,恢復和發展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互動模式亦稱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基于人與環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建立的一種小組模式,旨在通過組員之間、組員與小組及社會環境之間、小組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促使組員在小組這個共同體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長,增強組員的社會功能,提升其發展能力。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工作,焦點在于互動關系及其效果。
28.社會工作者小戴為酗酒成癮者開設了一個戒除酒癮的匿名小組。在制訂小組計劃時,小戴圍繞戒除酒癮的總目標。確定了階段性目標,下列目標設置中,屬于階段性目標的是()
A.降低組員的飲酒頻率
B.協助組員面對人格缺陷
C.改善組員的人際溝通
D.協助組員參與志愿服務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關鍵詞:階段性目標。階段性目標是具體的任務。
29.社會工作者小何為社區內的單親媽媽開展了主題為“瑰麗人生”的小組。在第1節小組活動中,小何帶領組員共同制定了小組規范,下列內容中,屬于文化規范的是()
A.要求組員保證出勤率、不遲到、不早退
B.發表觀點時,不議論與小組無關的內容
C.每次小組開始前,將手機調至震動或靜音狀態
D.相互尊重,對于組員的差異采取非評判的態度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制定小組規范:小組規范是小組初期社會工作者和小組組員一起建立的適合管理和協調組員行為的準則。小組的規范有3類:一是秩序性規范,用來界定組員之間的互動準則。二是角色規范,界定和明確組員所期望的具體角色和行為。三是文化規范,澄清和說明小組的信念和基本價值,強調開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團結合作等原則。
30.社會工作者小吳面向失智老人照顧者開設了一個6節的小組,在第3節小組活動中,組員小華和小鄭在分享照顧失智老人經驗時發生爭執,雙方都認為自己的照顧方法是最好的。針對小組這一階段的特點,小吳恰當的做法是()
A.了解小華和小鄭各自對失智老人照顧者小組的期望和目標
B.幫助小華和小鄭把小組中學到的照顧技巧轉變為實際行動
C.幫助小華和小鄭理解照顧失智老人經驗背后的價值觀差異
D.幫助小華和小鄭尋求重要他人支持以維持在小組中的改變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在面對小組活動的中期轉折階段,社會工作者的任務是: (1)處理抗拒行為。 (2)協調和處理沖突:①幫助組員澄清沖突本質,如價值觀;②增進組員的自我理解;③重新調整小組規范和契約;④協助組員面對和解決由沖突帶來緊張情緒和人際關系緊張;⑤運用焦點回歸法,即將問題拋回給組員,讓他們自己解決; (3)保持組員對整體目標的意識。 (4)協助組員重新建構小組。 (5)適當控制小組的進程。 當面對小華和小鄭關于照顧失智老人經驗時發生的爭執,小吳應當幫助雙方澄清沖突本質,即價值觀的差異,C項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