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企業社會工作者小肖在小組服務中,熱情地向組員們介紹自己并親切地何候組員,在組員發言時非常注重眼神交流,適時講述自己對于組員分享感受的理解。小肖的上述做法運用的溝通技巧有( )
A.積極回應
B.自我表露
C.專注與傾聽
D.對信息進行磋商
E.營造輕松安全的氛圍
1 營造輕松、安全的氛圍:社會工作者要以熱情、友善的語言和親切的表情等,向組員傳遞溫暖、真誠、關懷等信息,為小組營造一個放松、自由、開放和安全的氛圍。
2.專注與傾聽:專注與傾聽能有效地傳達對組員的尊重和接納的信息。
3. 積極回應:社會工作者在組員發言之后,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向發言者表達對其發言的高度重視,認真了解和把握發言者的用意與感受,并伴以積極的回應。可以通過復述組員講
述的內容,讓發言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視。
4. 適當自我表露:社會工作者可以有選擇地將親身經歷、體會、態度和感受向組員坦白,傳遞真誠, 讓組員感受到被信任。通過這種信任關系情境的建構,促使組員也能夠坦煉自己的問題和需要,從而使得社會工作者和組員雙方在組員的問題及需求上達成共識。
5. 對信息進行磋商:當元法把握組員發言中的信息含義時,社會工作者有必要耐心地與發言者協商交流,直到信息能夠被正確了解和取得共識。
6. 適當幫助梳理:在紐員發言過程中或發言之后,社會工作者要非評判性地幫助組員梳理其發言,使其講述的內容和感受昕起來更具條理性和邏輯性。
7. 及時進行小結:對組員發言中可能是散亂表達的信息,社會工作者要及時地幫助小結,如通過若干要點的歸納,簡明扼要地復述組員發言中的主要觀點和重要信息,使其具有條理性和邏輯。
72.社會工作者在運用社會策劃模式開展工作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其所服務組織的使命和目標。關于“組織使命和目標”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組織的目標是用來表示其存在的價值和提供服務的意義
B.組織的使命為組織成員指明工作方向和所要解決的問題
C.組織的使命可以鼓勵組織成員產生認同并明確工作意義
D.組織的目標指出組織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滿足的社會需要
E.組織的目標代表了組織未來的藍圖并用來指導組織使命的構建
73.社會工作者小薇擬開展“社區一勺米”活動,組織居民為社區困難群眾募集米面等生活物資,以培養居民相互關懷和相互照顧的美德。為此,小薇需提前招募志愿者并籌措一定的活動資金,從管理社區資源的角度出發,小薇進行資源開發時,適宜的做法有()。
A.聯絡社區志愿服務團隊,協助招募志愿者
B.在業主群發布消息,從居民中招募志愿者
C.聯系物業管理公司,尋求人力和資金支持
D.拜訪街道辦事處,請求他們提供經費資助
E.向市民政局申請專項經費,購買生活物資
74.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加裝電梯是社區居民關注的議題。為了全面準確把握社區居民對加裝電梯的意見,社會工作者小王決定運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進行社區分析,其適宜的做法有( )
A.收集業主微信群里業主對于加裝電梯的看法
B.查閱討論加裝電梯議題的居民議事會的會議記錄
C.召開居民座談會,征詢居民對加裝電梯的意見和建議
D.設計居民加裝電梯意愿問卷調查表,開展逐門逐戶的調查
E.訪問承接老舊小區電梯安裝公司的負責人,了解其對加裝電梯的意見
75,針對社區部分老年人和兒童缺乏照顧的現象,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設計了多套依托“五社聯動”機制,助力“一小一老”的服務方案,邀請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社區社會組織代表和服務對象代表組成籌備小組,采用“可行性方案模型”來篩選理想方案。籌備組首先對比了在同等資金投入情況下各個方案涉及的服務人數,其次分析了各方案對促進“五社聯動”機制建設和服務“一小一老”的效果,接下來,籌備組還需要完成的分析工作有( )
A.分析該機構過去面向老年人和兒童的服務完成情況
B.分析比較哪個方案最能達成“一小一老”服務目標
C.分析基金會和企業對各個方案給予資金支持的意向
D.識別比較哪個方案更有利于服務對象公平享有服務
E.識別分析務個方案潛在風險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76志愿者逐漸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由此有必要對志愿者進行專業管理,關于志愿者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工作發展與設計的任務是了解志愿者的興趣和個人信息
B.志愿者在奉獻時間、知識和技能時,越來越重視自我收獲
C.“需要評估與方案規劃”是對志愿者和服務對象要求進行評估
D.鑒于社會對志愿服務負面效果的關注,機構需加強對志愿者規范管理
E.志愿者訓練的主要目標包括端正態度、豐富知識、提升技巧等三方面
志愿者在奉獻時間、知識和技能時,更重視自我的收獲。故B正確。
社會越來越關注志愿服務所帶來的負面效果,這也迫使社會服務機構加強管理。故D正確。
志愿者訓練包括知識、技巧和態度三方面的灌輸和交流,故E正確。
需要評估與方案規劃過程主要包括進行志愿者評估、機構本身評估和服務對象需要評估。故C錯誤。
77.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具有不同的特性,又相互補充。關于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定性研究注重研究結論的一般性和可推論性
B.定性研究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理論假設
C.定量研究的資料收集工具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訂
D.定量研究設計力圖盡量排除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E.多角度測量法可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技術
定性研究其理論假設可以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故B正確。
定性研究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內容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適當修訂,并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同步分析資料。故C錯誤。
定量研究很大程度上扣除了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研究者往往被研究對象視為外人,故D正確。
多角度測量法可以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技術(E本身描述正確,但不是定量定性研究的特點,故不選),可以使資料相互佐證補充,發現社會現象的異常部分并提供深入的描述和理解,從而修正或豐富當前的理論。
78.小張致力于精神障礙人士社會工作服務研究,她依據殘疾等級選取了20位研究對象,采用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和非參與觀察等方法,了解精神障礙人士及其家屬接受服務的過程,分析家屬服務參與對精神障礙人士康復的作用,并提出精神障礙人士社會工作服務的優化方案。關于該研究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該研究是定性研究中的行動研究
B.該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和資料多元
C.該研究適用于分析精神障礙形成的原因
D.該研究有助于建構精神康復的理論模式
E.該研究中精神障礙人士的家屬也是研究者
根據題干采用“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和非參與觀察”方法收集資料,說明該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和資料多元,故B正確。
根據題干描述,可知采用的是個案研究,個案研究有助于進行探索性研究,發現重要的變項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疇,從而擬定假設或建立理論,故D正確。
個案研究由于資料廣泛深入,本方法有利于客觀、深入、準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問題、需要及其原因機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體的處理辦法或解題方案。故C正確
根據題干描述“了解精神障礙人士及其家屬接受服務的過程,分析家屬服務參與對精神障礙人士康復的作用”,說明家屬也是被研究者,故E錯誤
79.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關于家庭贍養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贍養人應當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B.贍養人放棄繼承權可以不履行贍養義務
C.贍養人不得強迫老年人居住條件低劣的房屋
D.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
E.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A正確)。
第十九條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B錯誤)。
第十六條 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居住或者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C正確)。
第十五條 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D正確);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
第十三條 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E正確)。
80.學生小勇在課后欺凌同學,學校社會工作者王老師發現后對此事進行處理。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王老師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有( )
A.立即制止小勇的錯誤行為
B.對被欺凌的同學及時給予心理輔導
C.囑咐被欺負的同學不要聲張,以保護學校聲譽
D.對小勇父母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
E.主動聯系小勇和被欺負同學的父母參與處理欺凌事件
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A正確),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E正確 );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B正確);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