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級社會工作實務真題及答案
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進行真題估分
第一題(案例分析題, 20 分)
因相鄰市場發現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某社區被劃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緊急實施封閉式管理。
在該社區封閉式管理期間,有的殘疾人暫時中斷了康復治療:有的獨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親友也無法上]照顧;有的孩子因對病毒產生恐懼,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部分轄區居民因生活諸多不便而情緒激動,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社會工作者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推動多方聯動,參與抗疫行動。社會工作者利用社區資源圖和社區組織名錄,動員社區商戶為居民調配急需的生活用品;社會工作者認真分析社區各方力量的特點,創造機會,推動駐社區單位代表、社區社會組織代表和社區志愿者等為社區特殊人群提供服務;在此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尤其注重動員和培有社區居民骨干積極參與上述各項服務。
問題:
1.社會工作者可以為該社區提供哪些服務?
2.在本案例中, 社會工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推動了多方聯動?
1.考查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統籌社區照顧中社區老年人服務、社區兒童服務、社區殘疾人服務、社區困難居民服務。也可以從個人、社區層面進行回答,結合材料中提到的人群和需求。言之有理,論點+論據。
2考查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推動多方聯動。P365論點
社區社會工作者手中要有“一臺賬”(多方聯動的基礎工作);社區社會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盤棋”(多方聯動的可持續性);社區社會工作者在服務時要有“一條線”。
第二題(案例分析題,20 分)
在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經常遇到以下困感:有些學生有求助解決個人問題的意愿,但由于學校學習任務重,作息制度嚴,無法接受較長時間的個案面談輔導;有些學生有青春期困擾、異性交往、親子關系等私密問題需要咨詢輔導,但羞于與他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社會工作者在進行疑難復雜的個案面談輔導時,也會出現思考不周、應對欠妥的情況。
社會工作者結合以上實際情況,將傳統的個案工作服務形式進行了延伸,在面對面輔導的同時,增加了“社工信箱”的服務形式,通過設置信箱和廣泛宣傳,邀請學生將自己的困擾和需求寫在紙上投遞到信箱,社會工作者閱讀信件并組織回信,給予來信求助的學生以及時輔導。
問題:
1.本案例中的“社工信箱”與傳統的個案工作服務形式相比,有哪些創新點?
2.社會工作者收到學生來信后,應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以保證服務質量?
1.考查學校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小組工作方法。
(1)可較好解決學生學習壓力較重、時間較緊張而導致無法長時間開展個案會談的難題;(2)可較好解決學生在個案會談中存在諸多當面無法表達的語言的難題,社工信箱的高度匿名性亦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安全感,而愿意自由表達;
(3)還可較好避免個案會談過程中學生反應及時性的障礙及社會工作者回應欠考慮的風險。
2.運用同感、尊重、真誠等專業服務原則;扮演傾聽、陪伴者的角色;妥善保存信件;及時回復信件;針對同一類需求和問題開展小組;定期回訪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三題 (案例分析題,20分)
小明年10%, 一年前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離家不如所蹤,小明與70歲的爺爺管相依為命。社會工作者小顧通過家庭走訪和查閱資料了解到。小明因目睹了父親的車禍慘狀,常常半夜驚醒,有時會突然大聲尖叫,并伴有攻擊性行為,為補貼家用,爺爺撿拾廢品,家中和樓道堆滿雜物,小明身上總有異味,爺爺年事已高,對小明的照顧越來越力不從心;小明常常逃學,整日在外游蕩,考試成績差,經常遭到爺爺打罵。
為回應小明的多元化需求,小顧采用個案管理的方法,與小明和爺爺多次溝通,
共同制訂整套服 務計劃,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開展服務:聯系兒童醫院的心理治療師對小明的創傷后癥狀開展游戲輔導;推薦小明參加社區“四點半課堂”;動員社區志愿者為小明和爺爺提供生活照料;通過慈善總會對接愛心企業,為小明申請到一筆救助金,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小顧對上述服務進行了持續追蹤和監督。
問題:
1.分析案例中小明的需要。
2.分析社會工作者小顧在上述工作中遵循了哪些個案管理原則?
1.親子關系、親子輔導的需要、心理治療和輔導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受保護的需要、學業輔導的需要、生活保障、同伴交流情感需要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注意結合材料)。
2.服務對象的參與、服務評估、服務協調、資源整合、包裹式服務與專業合作(注意結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