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中級社會工作實務》題型均為主觀題,考試時長2.5個小時 ,包括案例分析題4題,方案設計題1題。233網校為您精選《社會工作實務(中級)》近3年真題,自我測試一下!
【2020年案例分析題】
因相鄰市場發現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某社區被劃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緊急實施封閉式管理。
在該社區封閉式管理期間,有的殘疾人暫時中斷了康復治療:有的獨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親友也無法照顧;有的孩子因對病毒產生恐懼,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部分轄區居民因生活諸多不便而情緒激動,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社會工作者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推動多方聯動,參與抗疫行動。社會工作者利用社區資源圖和社區組織名錄,動員社區商戶為居民調配急需的生活用品;社會工作者認真分析社區各方力量的特點,創造機會,推動駐社區單位代表、社區社會組織代表和社區志愿者等為社區特殊人群提供服務;在此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尤其注重動員和培有社區居民骨干積極參與上述各項服務。
問題:
1.社會工作者可以為該社區提供哪些服務?
2.在本案例中, 社會工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推動了多方聯動?
1.社會工作者可以為該社區提供哪些服務?
答題要點:考查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統籌社區照顧中社區老年人服務、社區兒童服務、社區殘疾人服務、社區困難居民服務。也可以從個人、社區層面進行回答,結合材料中提到的人群和需求。言之有理,論點+論據。
2.在本案例中, 社會工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推動了多方聯動?P365論點
答題要點:考查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推動多方聯動。
社區社會工作者手中要有“一臺賬”(多方聯動的基礎工作);社區社會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盤棋”(多方聯動的可持續性);社區社會工作者在服務時要有“一條線”。
【2019年案例分析題】
小萌是小學五年級學生,由于先天原因,她的理解力較弱,學習困難,成績總在末尾。小萌的母親王女士為此十分焦慮。
王女土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學歷才能決定一個人將來的職業和社會地位;
她擔心小萌學習成績差,將來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養活不了自己。王女士不能理解自己這么用心地督促,為什么小萌的學習成績還是不理想。
期中考試后,王女士得知小萌學習成績仍然沒有提高,情緒幾乎崩潰,還動手打了小萌。事后王女士很懊悔,向社會工作者求助。
社會工作者通過評估了解到,小萌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在學校性格開朗,在家孝順母親,她還特別喜歡給玩具娃娃設計、縫制衣服,而且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社會工作者決定運用理性情緒治療模式(ABC理論)對王女士開展個案輔導。
問題:
1.依據理性情緒治療模式(ABC理論),對王女士個案輔導中的A,B、C分別予以具體說明。
2.列出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王女土建立的合理信念。
1.依據理性情緒治療模式(ABC理論),對王女士個案輔導中的A,B、C分別予以具體說明。
ABC理性情緒治療模式是通過認知和行為來改變求助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并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
A代表真實發生的事件:本案中是指是五年級學生小萌,由于理解力弱,學習困難,成績總在末尾,在這次期中考試后,小萌學習成績仍然沒有提高。
B代表人們對真實發生事件的認知:本案中是指:母親王女士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學歷才能決定一個人將來的職業和社會地位,擔心小萌學習成績差,將來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養活不了自己,不能理解小萌在自己用心督促下仍無法提高成績。
C代表引發事件之后出現的各種情緒、行為反應:本案中,期中考試后,王女士得知小萌學習成績仍然沒有提高,情緒幾乎崩潰,還動手打了小萌。
2.列出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王女土建立的合理信念。
⑴去災難化角度: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能力,學歷和成績并不是決定人生職業優劣和地位高低的唯一籌碼。
⑵存在主義角度:由于小萌的學習能力差是先天原因造成的,要理性看待,調整對孩子的期望。
⑶人本主義和優勢視角:積極發掘和發現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重新規劃孩子的培育計劃。
⑷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需要通過與其他同類家庭家長的互動交流,改變“唯學習論”的錯誤觀點,開闊視角,讓孩子得到多元化的知識和能力儲備。
【2018年方案設計題】
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進駐貧困山村,開展對口幫扶。社會工作者經過深入調查發現,當地的生產生活基礎條件較幾年前有了很大改善,不僅實現了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而且相關金融機構也給了特惠貸款政策。然而,還有部分村民仍然種植經濟效益低的傳統農作物,不愿加入經濟合作社,也不愿申請特惠貸款,生活依然貧困。究其原因,一是長期的“沒米送米、沒油送油、逢年過節送點錢”的輸血式物質幫扶,使部分村民產生了依賴思想;二是一些扶貧工作人員認為村民文化素質低,干什么都不行,長期對村民采取命令式工作方法,導致村民缺乏自信,存在無力感。
針對上述情況,該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計劃在當地開展“扶志增能——社區精準扶貧項目”。
要求:
依據增強權能理論,分別從個人層次、人際層次、環境層次三個方面設計一份項目方案,只需列出理論要點、主要目標、實施策略。
扶志增能——社區精準扶貧項目方案
理論要點:依據增強權能理論。增強權能理論認為,個人需求不足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環境對個人的排擠和壓迫造成的,社會工作者為服務對象提供的幫助并不是“賦予”服務對象權利,而是挖掘和激發他們的潛能,以對抗外在環境的壓力。該理論看重服務對象的長處、主體地位和個人價值,焦點放在消除服務對象的無力感。權能不是稀缺資源,經過人們的有效互動,權能是可以不斷被衍生出來的。權能一般發生在三個層次上:一是個人層次,包括個人感覺有能力去影響或解決問題;二是人際層次.指的是個人和他人合作促成問題解決的經驗;三是環境層次,指能夠改變那些不利于個人權能發展的制度安排。
主要目標:
(1)提高村民的權利意識,消除扶貧工作人員與村民的不平等狀態。
(2)增強村民的能力感,肯定村民的能力與付出,提升價值感。
(3)實現精準扶貧,減少貧困人口。
實施策略:
面對貧困山村的現狀,社會工作者的干預措施應該從以下三個層次展開:
(1)個人層次。從優勢視角出發,讓村民發現自己現有的優勢,主動采取措施參與到扶貧項目中,達到脫貧脫困的目的:肯定村民的能力和價值,對村民進行富有同理心地傾聽,讓村民積極參與到扶貧項目中。
(2)人際層次。建立支持網絡,通過扶貧互助小組來建構新的社會支持網絡,從中獲得走出困境的經驗;扶貧人員要與村民保持對等的狀態,幫助村民做出決策,而不是權威的下達命令。
扶貧人員通過教育的方式讓村民認識到自助才是改變貧困生活的根本,依靠物質幫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幫助村民營造群體尊重、關懷的氛圍;類似情況的村民可形成互幫互助團體,共同努力,走出貧困。
(3)環境層次。不斷完善社會政策,倡導制定保障貧困人口的方針政策。當地政府可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當地貧困人群脫貧的方針政策,從醫療衛生、教育、養老、就業等方面對貧困人群進行扶持,保障貧困村民的基本生活,從而幫助村民享受美好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增強權能理論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運用。熟練掌握增強權能理論的核心要點,根據理論中所闡述的各個層次寫出具體的目標與策略,言之有理、緊貼材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