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與學生共同回憶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并且回憶生物體內20種氨基酸,提出問題:我們都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那20種氨基酸是如何形成多種多樣的蛋白質的呢?從而導入新課。
(二)探究學習(系統講解—強調核心)
1.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
讓4個學生代表4種不同的氨基酸,進行角色扮演。嘗試怎樣才能連接起來。學生會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通過此過程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肽”、“多肽”、“肽鏈”,以及一條肽鏈中“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和“氨基酸數”之間存在的數量關系。
繼續提出問題:
7個同學手拉手形成一個多肽鏈,脫去多少水分子呢?12個同學拉手形成一個多肽鏈,脫去多少水分子呢?
(三)鞏固提升
要求同學們總結歸納出教材上的思考題。
結合學案上的練習,分析兩個例題。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
學生結合課后作業題鞏固這節課內容,并且與日常生活、現代相關科學相聯系,了解蛋白質的應用價值。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結構決定功能,請舉例說說蛋白質都有什么功能?
【參考答案】
有些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結構成分,如結構蛋白;有些蛋白質能夠調節生命活動,如胰島素;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載體的功能,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如人體內的抗體。
2.本節課你采用的哪種導入方式?為什么這樣導入?
【參考答案】
本節課我采用的是復習導入的方式,原因是在學生學習氨基酸的脫水縮合之前已經認識了氨基酸,明確了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并且了解了生物體內的20種氨基酸,而且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和氨基酸的結構通式之間是有密不可分的關聯的,所以采用復習導入不僅能夠讓學習回憶之前所學的知識,并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考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