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近代頒的兩個學制是(癸卯學制)(壬子-癸丑學制)
102、我國現代階段初中畢業后,進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統一考試)制度。
103、我國學制體系由哪幾部分構成(學前教育系統)(初等教育系統)(高等教育系統)
104、學前教育的任務是(根據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以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向幼兒進行粗淺和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發展他們的思想,想象和言語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105、幼兒園一般分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6、初等教育又稱(小學教育)
107、國家學制系統中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是(小學)
108、《義務教育法》規定小學入學的年齡是(6-7歲)
109、中等教育分為二級(初級中等教育)(高級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向上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培養合格的后備力量)
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2、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術)(持工學校)
113、學制的三種類型(雙軌制)(單軌制)(分支型學制)
114、高等教育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個階段。
115、現已開辦的在職人員攻讀碩士種類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碩士MPA)(教育碩士)(在職攻讀同學學歷碩士研究生教育)等
第八章課程和教學管理
116、古德萊德從課程實施的縱向層分析課程分(理想課程)(正式課程)(感知課程)(動作課程)(體驗課程)
117、學科課程有(科目本位課程)(綜合學科課程)(學術性學科課程)
118、我國課程改革未來的走向是(以學生為本)
119、我國在教學研究上二種理論觀點是(認識教學理論)(系統論教學理論)
120、系統論教學理論所遵循的教學原則是(整體性原則)(及時反饋原則)(教學民主原則)(主體性原則)
121、結構主義教學論的代表人是美國心理學者(布魯納)
122、什么是學校中心工作(教學工作)
123、教學工作包括(備課)(上課)(輔導答疑)(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成績檢查與評定)環節。
124、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它的代表人物是(卡爾羅杰期)
125、合作教育學派,數學理論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納什維利)為代表
126、教師直接備課要寫好三個計劃是(單元教學進度計劃)(課時教學計劃)
127、(上課)是教學工作中的中心環節
128、(班級授課制)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129、三項工作(了解和研究學生,鉆研教材)(準備各種教學用具和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30、語言性教學法有(講授法)(訛詐法)(讀書指導法)
131、學生學習結果檢查與評價方法(觀察)(調查)(考查)(考試)
132、參觀與講解相合我們稱其為(現場教學)
133、評價教師的工作質量是人(目標)(過程)(效果)三個方面
134、課堂教學檢查與評價的基本內容(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的形式和結構)(教態自主)(教學基本功)
135、現代兒童觀與近代相比有新發展,表現在(兒童權利觀念)(兒童至上觀念)(兒童智能開發觀念)
136、最早的學前機構的出現在(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工廠建立幼兒學校)
137、德國教育家(福祿內爾)被稱為"幼兒園之父"
1中學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系統中的具有承上啟下特點的并具有相對獨立性特點的部分,它的任務是在小學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學生實施教育。
2中學教育是基礎性教育(不要過早定向)。
3中學教育一般具有雙重任務:為上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輸送后備力量。
4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初中階段的三年屬于義務教育
5在1993年國家教委頒發了《小學德育綱要》,成為小學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規文件。
6在1995年國家教委頒布了(《中學德育大綱》)。
7中學生品德評定依據為:(《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8中學智育的目標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智力目標)。
9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
10體育課教學包括(體育基礎知識、身體鍛煉)兩部分。
11中學衛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學衛生、環境衛生、個人衛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2中學勞動技術教育目的是通過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13智育的目標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智力目標)。
14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國維)的《論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國時期)。
1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制度的組成部分,它是在學前教育的基礎之上,對(六到十一二)歲的兒童實施的學校教育。
2小學學習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動作技能、人際交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