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盧梭的《愛彌爾》是以一個假想的無憂無慮的兒童自然成長來揭示教育規律的。
2.C.洛克提出的“白板說”強調經驗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
3.A.陶行知反對幼兒教育改革外國病、費錢病、富貴病,主張適合中國國情的、省錢的、平民的幼兒園。
4.B.這五大領域是幼兒發展的基礎性課程。
5.A.《幼兒園教育綱要》規定了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活動形式。
6.A.環境,特別是教育,在個體發展中有重要作用。
7.C.幼兒全面發展教育中將體育放在首位。
8.C.教育與保育是密切結合的整體。
9.A.收費工作不屬于規定的幼兒教師職責范疇。
10.B.對小班幼兒應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為指導用語。
11.C.家庭的組成結構對幼兒的成長有重要影響。
12.D.幼兒園教育是將教育融人到活動之中。
13.D.幼兒園的教育應該是將各學科領域的內容綜合化,不能單純地分科教學。
14.B.學會觀察力是幼兒教師首要的素質。
15.A.讓家長定期來參觀和幼兒一起活動是一種常見的與家長溝通的工作。
二、名詞解釋
1.蒙臺梭利教學法:指意大利學前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的一種非常實用的、操作性極強的、完整的教育體系,是全面提升兒童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兒童自身的成長要求,在不損害兒童的自由與快樂的前提下,實現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展;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兒童自由與自發活動中,幫助他們獲得身心發展。
2.發展適宜性:指學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參考和利用現有兒童發展研究成果,為每名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適合其個別差異性的課程及教育教學實踐。它包括:一是年齡適宜性;二是個體適宜性。
3.幼兒智育:指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幼兒獲得粗淺的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增進對周圍事物的求知興趣,學習“如何學習”,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過程。
4.結構游戲:指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經過手的創造來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
5.保育員:是在幼兒園中主要負責幼兒的衛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員。國家規定:保育員應該具備初中畢業以上的學歷,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能夠履行幼兒保育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