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為了實現(xiàn)教育的最優(yōu)化,教師要把小組規(guī)模控制在6~8個人左右。 ( )
2.蒙臺梭利強調(diào)兒童自由選擇和自主進行活動的能力,兒童可以毫無限制地去進行選擇和活動。 ( )
3.成熟社會化理論把兒童社會情感的發(fā)展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 ( )
4.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通過“藝友制”來解決幼教師資的培養(yǎng)問題。 ( ) 5.幼兒社會教育的實質(zhì)是道德知識的傳遞過程。 ( )
6.家長學校的教育內(nèi)容要根據(jù)家庭教育的需要和家長的現(xiàn)狀來確定。 ( )
7.幼兒教育的基本途徑是寓教育于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 ( )
8.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根本目的是爭取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 )
9.2~7歲的兒童處于皮亞杰所說的“讓我們假裝”游戲的階段。 ( )
10.為了強化幼兒的正確行為,教師應較多使用語言表揚或獎品鼓勵等方法。( )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學前教育
2.兒童觀
3.隱蔽的學前教育課程
4.幼兒社會化
5.角色游戲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正確兒童觀的內(nèi)涵。
2.設計學前教育課程的原則。
3.中外教育目標的異同。
4.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價植。
5.幼兒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結(jié)構(gòu)。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