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36.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是:(1)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2)在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3)在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初中生自我認識能力的起始階段。
37.(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及各個方面作出社會規范;(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價值,而且是有延時價值;(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38.學生特有的本質屬性表現在:(1)學生是處于人生階段身心發展最迅速時期的人。
第一,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第二,學生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第一,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第二,學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第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
(3)學生是現實社會的成員之一。
39.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1)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40.班級授課制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使每一班級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時間表對全班學生進行上課的教學制度。
(1)班級授課制有以下幾個優點:
①教師面向班級集體進行教學,既可以照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基礎條件,又可以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它可以克服個別施教方式的弊病,平均一兩個教師就可以教一個班的學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②使用統編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有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可以保證學生學到系統完整的科學知識,定期完成各方面的教學任務,保證一定的教學質量。
③有嚴格規定的作息時間,能勞逸結合,使師生的健康得到一定的保證。
④對教師的文化業務基礎有一定的要求,按專業實行教學分工,可以發揮教師的優勢,有利于教師鉆研業務,提高教學質量和減輕教學負擔。
⑤教師面對大致相同水平的全班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發揮主導作用。
(2)不足:
①教師的教學是按統一的內容、統一的要求和基本相同的教學方法,面向全班學生進行的,而學生的基礎條件卻不完全一致,他們的認識活動特點和學習接受能力、完成作業的速度各不相同。按照班級授課制組織教學活動往往不容易顧及這些個別差異。
②班級授課制是主要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重視不夠。往往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班級授課制的這些弱點,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個別差異,加強個別指導,重視因材施教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41.班集體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1)明確的共同目標。
(2)一定的組織結構。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
(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