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資格面試中,學多了、練多了,才能理解出題者的意圖,摸清出題者的套路。為了幫助考生的學習,學霸君準備了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孔雀東南飛。
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題目:孔雀東南飛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起源,就拉開了中華詩歌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中國是一個浪漫的民族,中國有很多流傳久遠、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表現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種最樸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做夫妻,死后也要同墓穴。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東漢末年,一個叫焦仲卿的廬江小吏,一個叫劉蘭芝的賢惠女子,夫妻相愛卻不能相守,演繹了一出“孔雀東南飛”的悲劇。【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1.根據學生預習,出示課件介紹漢樂府詩歌特點及《孔雀東南飛》。
明確:“樂府”原是官署的名稱,是西漢初年出現的掌管音樂的機構,后來演變成詩體的名稱。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完全由機構的名稱變成詩體的名稱。
漢樂府民歌:內容上“感于哀樂,緣事而發”,注重寫實;表現形式上是雜言和五言,取代了《詩經》的四言體和《楚辭》的騷體;寫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對話、人物心理和細節描寫,語言樸素生動,詩末揭示寫作目的。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于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與《木蘭辭》并稱為“樂府雙璧”。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注意停頓、節奏,疏通文中重點字詞,掌握字形字音。
明確:(1)箜篌 公姥 伶俜 葳蕤
(2)通假字:取,通“娶”。簾,通“奩”。
(3)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公姥,公公和婆婆,這里專指婆婆。
(4)古今異義詞
守節情不移(古:遵守府里的規則,今:婦女不改變情操)
3.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故事情節發展,復述選段的故事。
明確:蘭芝被遣——夫妻誓別。選取部分復述。
焦母刁難蘭芝,蘭芝表明態度,毅然請歸。焦仲卿向母親求情無效,夫妻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三)深入研讀
1.以劉蘭芝自請遣歸的陳辭作為開篇,開門見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間的矛盾。蘭芝自述她十三歲至十七歲待字閨中生活的經歷,意在表明什么?這是一種什么手法?
明確:運用鋪陳排比,自述生活經歷。
從縱的方面看,按時間順序,刻畫出了蘭芝的人物形象,表現出蘭芝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及文化修養,以及聰慧多藝、勤勞能干、果斷堅決——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證明“女行無偏斜”,焦母對她的指責毫無道理。【板書:劉蘭芝 聰慧多藝、勤勞能干、果斷堅決】
從橫向羅列數字看,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
2.體味焦仲卿與母親及蘭芝的對話,理解其作用。
明確:(1)通過焦仲卿之口證實蘭芝是無辜被遣,表現了蘭芝和焦仲卿夫妻恩愛。
(2)初次展示了焦仲卿的懦弱性格。他雖然很愛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但在母親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蘭芝,對未來還有一絲幻想。【板書:焦仲卿 懦弱】
(3)塑造了一個專橫蠻狠、頑固而有心計的封建家長形象。焦母面對兒子的請求,不為所動,反而勃然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顯得專橫而頑固。【板書:焦母 專橫蠻狠、頑固而有心計】
(四)拓展延伸
分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內心,感受人物形象。
(五)小結作業
封建時代,女子被休回家,今后的生活是不難想象的,伴隨的將是屈辱、孤獨和凄涼,那么蘭芝回家后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她和焦仲卿的結局又是如何?請同學們回去自讀文中余下部分,想一想造成劉蘭芝與焦仲卿愛情悲劇的原因是什么?詩中又是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的?下節課一起討論。
板書設計
略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