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
試卷專家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安撫、轉移注意、冷處理均有利于緩解或調控幼兒激動的情緒。
2.【答案】D。解析:杜威認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3.【答案】D。解析:題中差異屬于能力類型的差異。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解析:熱愛幼兒,把自己的身心奉獻給幼教事業,是幼兒教師社會義務感、道德責任感、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和信念最實際、最集中的體現,也是幼兒教師最重要的素質。
7.【答案】A。
8.【答案】B。解析:手眼協調動作,指眼睛的視線和手的動作能夠配合,手的運動和眼球的運動協調一致,即能拿到看見的東西。
9.【答案】C。解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10.【答案】D。
二、簡答題
11.【答案要點】
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的核心成分。Ill我評價就是一個人在對自己認識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評價。三四歲期間,幼兒自我評價發展迅速。
①主要依賴成人的評價;
②自我評價常常帶有主觀情緒性;
③自我評價受認識水平的限制。
12.【答案要點】
教育性質:幼兒教育的教育性質是基礎性和公益性,并非義務性;而小學教育屬于義務教育。
教育目標:幼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以“教養并重”。小學教育的目標除了幼兒教育的目標外還增加了掌握一定的知識,則“以教為主”。
教學內容: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從日常生活人手,學習簡單的生活能力以及培養生活習慣,人際交往能力等。幼兒課程主要是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而小學的課程相對來說要多些,小學教育主要從文化教育知識出發,學習是最重要的任務。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教學活動形式:幼兒教育的組織形式主要是游戲,而小學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