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美術的社會功能包括: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故本題選D 。
2.B[解析]略。
3.B[解析]寫意山水畫的技巧主要包括勾、皴、染、點。故本題選B。
4.A[解析]該印是著名篆刻家陳巨來先生的作品,屬于朱文印。
5.A[解析]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褆、吳隱、葉銘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吳昌碩,我國著名的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束海派四大家”,故本題選A。
6.D[解析]本題中只有《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時期的作品,A項《石鼓文》是秦代的作品;8項《張遷碑》是東漢的;而C項《玄秘塔碑》則是唐代的作品。
7.B[解析]《宣和畫譜》是北宋宣和(1119 1125)年間(即宋徽宗在位時)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繪畫作品的著錄著作。故本題選B。
8.D[解析]王維(699 759),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其以詩入畫,開水墨之畫風,確立了中國文人畫家的水墨觀念,被認為是文人畫的開創者。
9.B[解析]作品《倒牛奶的女仆》的作者是約翰內斯•維米爾。
10.A[解析]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達維特、安格爾、戈雅、布萊克、康斯泰勃爾等。故本題選A。B項米勒是現實主義畫家;C項凡•高是后印象派畫家;D項杜尚是達達主義的代表。
11.D[解析]瓦西里•康定斯基是出生于俄羅斯的畫家和美術理論家,后移民德國。他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之一。
12.D[解析]波洛克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是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故本題選D。
13.B[解析]人們對自然美、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觀察,屬于美術欣賞的一種表現、故本題選B。
14.C[解析]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掌握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調教育要促進學生的發展,故在選擇美術知識時應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故本題選C。
15.C[解析]結合中小學美術教學實際和《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的課程理念,為了便于學習,將創作活動再具體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故本題選C。
16.B[解析]題干中這句話的意思是:形容一件事物,沒有比語言更好的了;表述事物的形體,沒有比畫畫更好的了。即強調了美術教育的視覺性。故本題選B。
17.C[解析]教師不是教材內容的代言人。故本題選C。
18.A[解析]范例教學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聯邦德國興起的教學方法,它使主體與客體、問題解決學習與系統學習、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統一起來,使學生獲得基本性的、基礎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識。故本題選A。
19.A[解析]教學的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知識與技能”主要包括學生需要的基礎知識或基本技能,“學生能用毛筆等工具表現墨色的層次”是對學生基本技能掌握的要求,屬于“知識與技能”維度。
20.C[解析]近半數的學生沒有帶繪畫工具,其他同學帶了,如果適當調整內容,讓學生合作學習,一是教學設計改動最少,使得原來老師準備的內容照樣可以用上,二是此法也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如果改為作品欣賞課,一是教師沒有事前備課,準備不充分,會導致這節課上得不理想,二是減少了學生實踐的機會。綜上所述,C選項是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21.B[解析]B項讓學生背誦軟件菜單功能是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故本題選B。
22.A[解析]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介紹搜集來的美術作品圖片,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評述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故本題選A。
23.D[解析]學生用環保服裝展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是典型的“設計•應用”內容。故本題選D。
24.B[解析]因為班級存在“小團體”現象,影響了班級課堂秩序,如果由學生自發編組,則“小團體”成員又會聚集在一起,影響課堂秩序。所以為避免此種現象,不能由學生自發編組。
25.D[解析]示范屬于教學方法,不屬于評價行為。
26.D[解析]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故選D。
二、簡答題
27.[參考答案]“海上畫派”又稱“海派”,或“滬派”,是中國近代以來最為重要的繪畫流派之一,活躍于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上海地區,其代表畫家有虛谷、任熊、任熏、任頤(伯年)、吳昌碩等人。
海上畫派,上承唐宋傳統技藝,吸取明清陳淳、徐渭、陳洪綬、八大山人、石濤和“揚州八怪”等諸家之長,受清代金石學的影響,又借鑒民間與西洋繪畫藝術風格,對傳統中國畫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作品體現時代生活氣息,在“正統派”外別樹一幟,融貫中西,獨成一派。其具體特點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能破格創新,流派自由,個性鮮明;重品學修養;和民間藝術聯系深,能達到雅俗共賞;善于借鑒吸收外來藝術;作品頗具象征性,講究內涵充實,造型色彩華美而兼具實用性與現實性。
“海派”畫作就內容來說,花鳥畫最多,其次為人物,再次為山水畫,依序再為雜項題材;在傳統的意義上,以古詩詞等文學作品為基調,再佐以西方反襯法、結構法、設色法等,在筆法墨法的應用上,簡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28.[參考答案]“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它分為三個層次:①融美術各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欣賞•評述”)為一體;②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③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系。三個層次之間又有著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疊。
29.[參考答案]美術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為同組異質、異組同質。
(1)同組異質是指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分組,這樣有利于不同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同時活動進度相對統一。考慮因素包括:學生成績優劣、能力強弱、性格差別、走讀與否、性別及學生干部分配率。
(2)異組同質是指保持不同組之間的均衡性,有利于組際間的交流和競爭,有利于各組學習活動的評價。
30.[參考答案]新課程改革倡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結果表現方式多元化、評價內容多元化等;新課程改革倡導過程性評價,注重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評價其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倡導質性評價方法,如建立檔案袋、展示、課堂討論等。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