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
與教學能力試題精選(初級中學)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教學李商隱《錦瑟》后,教師準備給學生另外推薦幾首七律,以下不合適的是( )。
A.自居易《錢塘湖春行》
B.崔顥《黃鶴樓》
C.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D.杜甫《春望》
2.導讀《朝花夕拾》時,教師借助其中的作品講解魯迅的語言特點,下列不合適的是( )。
A.《記念劉和珍君》
B.《阿長與山海經》
C.《二十四孝圖》
D.《藤野先生》
3.教學安徒生《皇帝的新裝》后,教師建議學生閱讀一些童話故事,培養閱讀興趣。下列作品不合適的是( )。
A.《海的女兒》
B.《麥琪的禮物》
C.《綠野仙蹤》
D.《夏洛特的網》
4.某教師在八年級開放名著導讀課,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成長的歲月”展開閱讀。下列作品不合遙的是( ?。?。
A.《春風沉醉的晚上》
B.《麥田里的守望者》
C.《青春之歌》
D.《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5.在文言文總結課上,教師舉例講解通假字的特點和作用,下列不合適的是( ?。?。
A.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B.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
D.居十日,扁鵲見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6.教師講解朗讀技巧時,舉例說明兒化具有區分詞義和詞性的作用,下列可以舉例說明的是( ?。?。
A.頭兒蓋兒
B.魚兒葉兒
C.人兒根兒
D.歌兒餡兒
7.某版教科書《詞五首》課后有這樣一段文字:詞是唐五代時期的一種配合音樂歌唱的新體詩。在唐五代時,一般稱為“曲”“曲子”“曲子詞”,后來才稱為“詞”“樂府”“近體詩”“長短句”等。這段文字屬于教科書的什么系統?( ?。?BR>A.練習系統
B.知識系統
C.助讀系統
D.選文系統
8.學習聞一多《想和做》后,教師布置一項作業,引導學生運用表格積累成語“鍥而不舍”。對該教師的做法評價不正確的是( )。
用自己的話定義該成語 聯想一個近義詞和反義詞用畫圖表現自己對該成語的理解 用該成語造一個句子
用自己的話定義該成語 |
聯想一個近義詞和反義詞 |
用畫圖表現自己對該成語的理解 |
用該成語造一個句子 |
A.意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知識積累的方法
B.能夠激活學生思維,使成語的含義外顯出來,
C.規避了枯燥的機械訓練,增強知識學習的趣味性
D.從評價形式看,該教師能夠有效運用終結性評價
9.《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對這種文本的相關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往往由多種材料組合而成,形式上較為復雜
B.簡明、直觀、概括性強,具有很強的實用功能
C.文本內容充滿跳躍性,與意識流文學作品相似
D.將此類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中,有助于讀者理解材料
10.語文課程改革倡導合理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下列選項中不恰當的是( ?。?BR>A.學校應充分利用自己已有資源,積極開發潛在資源
B.教師要結合使用媒體資源,引導學生深入品味文本
C.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情境
D.教師要創造性開展各類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1.閱讀《風箏》教學實錄(節選),按要求答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
對畫線部分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這一教學環節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B.該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思維水平和想象能力
C.教師的提示語明確、具體,具有啟發和引導作用
D.該生不能進一步補充,說明形象描述能力較弱
12.閱讀《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實錄(節選),按要求答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
對畫線部分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從表述時間的語句人手,教學切人點選擇恰當
B.追問重復前一教學環節,小結了新聞語言的特點
C.提問能調動日常生活體驗,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D.提示語能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作者情感13~15題略。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