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內容的是( )。
A.化學與社會發展
B.化學反應原理
C.物質的化學變化
D.物質構成的奧秘
2、根據學習活動的性質,可把化學學習(綜合)方法分為兩大類:接受性、再現性學習方法和( )。
A.趣味性、探索性學習方法
B.趣味性、發現性學習方法
C.研究性、發現性學習方法
D.研究性、探索性學習方法
3、下列屬于化學實驗的認識論功能的是( )。
A.能創設生動活潑的化學教學情境
B.能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C.能為學生檢驗化學理論、驗證化學假說提供化學實驗事實
D.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
4、化學實驗改革包括( )。
①化學實驗探究化②化學實驗生活化③化學實驗趣味化④化學實驗綠色化⑤化學實驗微型化⑥化學實驗現代化⑦化學實驗社會化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⑦
5、 1919年朗繆爾提出電子體原理:凡原子數與總電子數均相等的物質,其結構相同,物質性質相近。相應的物質稱為“等電子體”。已知一種新型層狀結構的無機材料BN的一種同分異構體2一BN平面結構如下圖所示,則該物質的用途正確的是( )。

A.是一種堅硬耐磨材料
B.是高溫潤滑材料、電器材料
C.是化學纖維生產的原料
D.不能確定
6、下列物質在水處理過程中肯定不會用到的是( )。
A.KN03
B.Cl2
C.Ca(ClO)2
D.KAI(S04)2·12H20
7、已知G是一種具有和鹵素單質相似性質的直線型分子,J是一種角型分子,G和J按物質的量之比l:1反應后生成直線型分子L和分子M(組成G、J、L、M的元素的原子序數均小于l0)。分析下圖,指出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常溫下J是液體,能與某種活潑非金屬單質氣體反應,產生具有氧化性的單質氣體
B.組成G的兩種元素中,一種元素能與J中的兩種元素分別形成直線型分子
C.L的水溶液呈酸性,與等物質的量的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呈中性
D.M可能是一種不穩定的弱酸性物質
8、具有顯著抗癌話性的l0-羥基喜樹堿的結構如下圖所示。下列關于10-羥基喜樹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式為C20H16N206
B.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C.不能發生酯化反應
D.一定條件下,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1molNaOH反應
9、命題是考試能否達到期望目的要求的關鍵所在,試題具有導向性,試題題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復習方法,經常使用客觀性試題并比重過大,學生會( )。
A.注重猜重點,押考題
B.只記憶零碎知識,養成不求甚解的習慣
C.答卷費時,速度慢
D.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10、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或應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硅是生產光纖制品的基本原料
B.水玻璃可用于生產黏合劑和防火劑
C.鹽析可提純蛋白質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D.石油分餾可獲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