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百團大戰
B.平型關戰役
C.太原會戰
D.臺兒莊戰役
12、“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又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材料反映了先秦諸子中( )。
A.孔子“仁”和“禮”的學說
B.莊子“齊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無為”和“小國寡民”的思想
D.墨子“節用”“兼愛”的主張
13、 近代史上,頑固派“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的指責主要針對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張?( )
A.八魏源
B.李鴻章
C.康有為
D.孫中山
14、“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役割臺灣,償二百兆始。”與梁啟超所述事實相關的條約中,反映了帝國主義階段經濟侵略突出特點的是( )。
A.允許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
B.開放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C.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15、中國占有世界市場一半左右的白銀,它們大多來源于向西方出口商品,而歐洲的白銀則主要來自美洲殖民地。造成這一歷史現象的原因有( )。
①新航路開辟 ②西方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③閉關政策防止了白銀外流 ④西歐國家
的殖民擴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際,梁啟超撰文寫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義呢?簡單說……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這反映出他認為辛亥革命( )。
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
17、 “三家分晉”的三家是( )。
A.韓、趙、衛
B.韓、齊、魏
C.韓、趙、魏
D.燕、宋、衛
18、 張載曾莊嚴宣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在明清之際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吁……上述言論說明宋明理學影響中國文化( )。
A.禮治秩序的重建
B.“內圣”經世路線的高揚
C.理想人格的建樹
D.傳統宗法觀念的滲透
19、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1991年12月25日發表的辭職演說中說:“我們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氣及其他自然資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錯;我們的生活卻比發達國家差得多,越來越落在他們的后面。”造成蘇聯經濟長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經濟體耕的弊端重重
B.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
C.科學技術發展落后于西方
D.長期軍備競賽的沉重負擔
20、 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洋務派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制器為先”。在洋務運動中能體現“制器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總局
B.開平礦務局
C.漢陽鐵廠
D.上海輪船招商局
21、新文化運動中“民主、科學”潮流出現,其思想背景是( )。
A.“經世致用”
B.中體西用
C.啟蒙思想
D.馬克思主義
22、“國家的財政收入約80%來自淮河以南地區”;“絲、棉紡織業,造紙業中心及對外貿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蘇湖熟,天下足”。這些現象最早出現在我國下列哪個時期?( )
A.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B.隋唐時期
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
23、下列關于戊戌變法的評價,正確的有( )。
①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③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 “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此言論是針對近代中國發生的( )。
A.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維新變法運動
D.新文化運動
25、“在土地已經分配區域,保證一切取得土地的農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分配區域保證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及債權……政府對東(地主)佃(雇農)關系及債務關系加以合理的調
整。”這里的“政府”是指( )。
A.蘇維埃政府
B.抗日民主政府
C.解放區政府
D.人民民主專政政府專題推薦:2014年各學科教學能力試題 深入考點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