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兒情緒、情感與幼兒的活動
(一)生活環境與幼兒的情緒、情感
生活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自然環境對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環境能使幼兒處于輕松、愉快的積極情緒狀態,而差的環境則容易導致幼兒的消極情緒。
幼兒園的精神環境主要指幼兒周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主要是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及幼兒之間的關系。而在這些關系中,對幼兒影響最大的是班內教師與幼J 1.本人的關系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關系。
(二)游戲活動與幼兒的情緒、情感
游戲和幼兒情緒、情感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主動感是幼兒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戲給幼兒提供了主動活動的機會
在游戲中,幼兒可以不受壓抑地自由表達自己的愿望,使自己的情緒、情感和態度自然地流露出來,由被動變為主動,從而感到愉快、自信、心情舒暢。
2.幼兒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戲中得到滿足
在游戲中,兒童可以自由擺弄、操作、直接感知和“實驗”,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進行適合自己特點的動作,自由變換方式,使好動的要求得到滿足。
3.參加成人活動是每個幼兒的夢想,游戲可以使夢想成真,給幼兒帶來巨大快樂
在游戲中,幼兒可以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的活動,從而達到參與成人活動的目的,實現現實中不能實現的愿望并獲得快樂。
(三)在活動中幫助幼兒克服不良情緒
教師或其他成人要善于在活動中發現與辨別孩子的情緒,并從這些情緒中分析幼兒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要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幼兒采取積極的情感引導為主,減少消極情感的產生。
(四)幼兒情緒、情感的培養
1.營造良好的情緒環境
嬰幼兒情緒發展主要依靠周圍情緒氣氛的熏陶。因此,教師要努力保持和諧的情緒氣氛,并且與幼兒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情。
2.成人的情緒自控
對孩子的愛,是孩子情緒發展的必要營養,成人要給孩子以愉快的、穩定的情緒示范和感染。家長要避免喜怒無常,不過分溺愛和吝惜愛;教師也應把憂傷留在教室外,情緒飽滿地進課堂,理智對待每個幼兒的情緒和態度。
3.采取積極的教育態度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態度,教育過程中以肯定為主,多鼓勵進步;要學會傾聽,耐心傾聽孩子說話;教學方式上要學會正確運用暗示和強化等教育技巧。
4.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教師在處理學生情緒問題的時候,需要靈活或綜合運用轉移法、冷卻法、消退法等干預技能。同時,逐漸引導幼兒學會自我調節情緒。
輔導資料: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