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兒人際關系的發展
(1)民主型。這樣的家庭中,父母與子女關系融洽,孩子的獨立性、主動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發展較好。
(2)專制型。這類家庭的孩子,或是變得馴服、缺乏生氣、創造性受到壓抑、無主動性、情緒不安,甚至帶有神經質、不喜歡與同伴交往、憂慮、退縮、懷疑,或是變得自我中心和膽大妄為,在家長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這種家庭培養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懶做、生活不能自理、膽小怯懦、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獨立性等許多不良品質。
3.影響親子關系的因素
婚姻關系、家庭結構以及家庭規模與出生順序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親子關系。
(二)幼兒同伴關系的發展
1.幼兒同伴關系發生發展的階段
(1)兩歲前兒童同伴交往發展的特點
第一階段:物體中心階段。這時,兒童之間雖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體,而不是指向其他兒童。
第二階段:簡單相互作用階段。兒童對同伴的行為能作出反應,并常常試圖支配其他兒童的行為。
第三階段:互補的相互作用階段。出現了一些更復雜的社會性互動行為,對他人行為的模仿更為常見,出現了互動或互補的角色關系。
(2)幼兒游戲中同伴關系發展的特點
幼兒游戲中同伴關系發展具有以下特點:①3歲左右的兒童,在游戲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會性的,以獨自游戲或平行游戲為主,彼此間沒有聯系,各玩各的;②4歲左右的兒童,聯系性游戲增多,并逐漸成為主要的游戲形式;③5歲以后的兒童,合作性游戲開始發展,同伴交往的主動性和協調性逐漸發展;④幼兒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別的兒童交往,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顯。女孩更明顯表現出交往的選擇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在游戲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對同伴的消極反應明顯多于女孩。
2.影響幼兒同伴關系發展的因素
(1)外表。對于年幼兒童來說,外表是影響同伴交往的一個明顯因素,幼兒園的孩子更喜歡與長相穿戴漂亮、干凈整齊的孩子玩,漂亮在對于女孩的同伴接納中比對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2)社交能力。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的社會行為是影響同伴接納程度的重要原因;孩子自身對交往的主動性和交往能力是影響同伴接納性的主要因素。
3.學前期同伴關系中的問題兒童
存在交往困難的兒童分兩種:被忽視型幼兒、被排斥型幼兒。幫助在幼兒期交往困難的兒童要做到:首先,要使他們了解受歡迎兒童的性格特點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學習怎樣與他人友好相處。同時,教師要引導其他幼兒發現這些幼兒的長處,及時鼓勵和表揚,提高這些幼兒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過有效的教育活動達到促進兒童交往、改善同伴關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