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思想家管仲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具有( )。
.A.全面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D
參考解析:教師勞動之所以具有長期性是由于教育活動具有遲效性(滯后性)。教師不僅要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還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教師勞動的成效并不是一時就可以檢驗出來的,而是需要教師付出長期的大量的勞動才能看到結果、得到驗證。所以,我們常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教師勞動長期性的體現,而某個人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自己的啟蒙老師,也體現了教師勞動的該特點。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是( )。
A.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從做中學
B.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學做合一
C.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D.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
C
參考解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便是來源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等觀點。(1)“生活即教育”理論;(2)“社會即學校”理論;(3)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理論。
3.在我國近代教育史上,以日本學制為藍本,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指導思想制定并實施的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子癸丑學制
B
參考解析:《癸卯學制》是我國近代施行的第一個學制。從一定意義上講,該學制反映的是“中體西用”的思想。例如,在學校課程設置中,既規定了讀經課程,也規定了各級各類學堂開設一定數量的西學課程,促進了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政治思想學說在中國的傳播。
4.中國少年先鋒隊是一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其隊旗上的圖案是( )。
A.火炬加斧頭
B.鐮刀加斧
C.五角星加鐮刀
D.火炬加五角星
D
參考解析: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是少先隊隊旗,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征光明,紅旗象征革命勝利。
5.根據實驗目的的不同,可將教育實驗分為()。
A.定性實驗和定量實驗
B.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
C.前實驗、準實驗和真實驗
D.探索性實驗、鑒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
B
參考解析:
根據研究目的和目標不同,將學前教育研究分為實驗室研究和現場研究。故選B。根據研究場所不同,可將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分為實驗室研究和現場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或目標不同,可將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
6.小學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是( )
A.成立班委會
B.形成了正確的集體輿論
C.確定班級工作計劃
D.開展班級工作
B
參考解析: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包括以下階段:(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正確的輿論與良好的班風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
7.琳琳參加學校活動時,出現頭暈、惡心等中暑現象。此時,教師首先應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A.將她送往醫院
B.讓她躺下,墊高頭部
C.讓她休息一下,不用特別處理
D.帶她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冷敷頭部
D
參考解析:首先,帶領琳琳立即離開高溫環境,避開太陽直射,在陰涼處通風休息;其次,如果感覺乏力、胸悶等可以平躺,解開衣扣,保持呼吸順暢。大量出汗的情況下,要及時更換上干燥的衣服,及時補充含鹽的水分或運動飲料等;再次,對于高熱的幼兒要進行物理處理降溫。如頭部冰敷,用涼水擦身體,轉運到有空調的房間,以降體溫;最后,如果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呼吸加快、高熱無汗、意識不清,應立即送往醫院。
8.識字教學中, 教師將“辯”“辨”“辮”“瓣’的不同部件標成紅色,以幫助學生更好區別。這一做法符合()。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理解性
C.知覺的恒常性
D.知覺的整體性
A
參考解析:
知覺的基本特性包含四個內容: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恒常性。選擇性是指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題干中老師將不同部件標成紅色,以幫助學生更好區別,屬于對象;而其他則屬于背景。故利用了知覺的選擇性。理解性是指在知覺過程中,人們總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釋當前知覺的對象,并用語言來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義。
恒常性是指在知覺過程中,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
整體性指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但我們總是把客觀事物作為整體來感知,即把客觀事物的個別特性綜合為整體來反映;均不符合題意。
9.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有時有助于問題的解決,有時又會妨礙問題的解決,這種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活動準備狀態屬于( )。
A.情緒
B.定勢
C.動機
D.醞釀效應
B
參考解析:思維定勢,也叫慣性思維,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就是用固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生活中我們也常見這種思維定勢。比如:一斤鐵和一斤棉花哪個重?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鐵重。因為在我們的腦中,鐵是很沉重的東西,而棉花是很輕的東西,導致我們忽略了前提條件都是“一斤”。所以消極的思維定勢會妨礙問題的解決。但是思維定勢都是消極的嗎?不是。如果我們遇到的問題跟以前一樣,那慣性思維就能夠幫助我們很快解決問題。
10.皮亞杰認為,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其思維的典型特點是( )。
A.自我中心性
B.可逆性
C.客體永久性
D.可驗證性
B
參考解析: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出現了顯著的認知發展。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結構已經發生了重組和改善,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恒,能憑借具體事物或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本階段兒童已經能理解原則和規則,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規則,不敢改變。隨著分類和排序的獲得,兒童獲得了思維的可逆性。可逆性是具體運算階段最重要的特征。
更多教資歷年真題 下載233網校APP刷題

考試題庫>>2021年-2015年歷年教師資格證真題在線模考
備考資料>>教資教學設計模板+思維導圖下載
教資報考門檻將提升,珍惜報考機會,抓住新法改革前報考機會拿下證書。課程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