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古代有避諱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到相同的字時,必須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項屬于這種情況的是( )。
A.漢初改“相邦”為“相國”
B.唐初改“內史省”為“中書省”
C.北宋初改“昌南鎮”為“景德鎮”
D.明初改“大都”為“北平”
2.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中寫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從材料看,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主要寓意是人們( )。
A.祈禱姻緣美滿
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長壽
D.期盼闔家團圓
3.據《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那么,中秋節祭月的典禮可能起源于( )。
A.先秦時期
B.秦漢時期
C.唐宋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4.現在時間的凌晨1點至3點,按古代的五更計算是( )。
A.一更
B.二更
C.三更
D.四更
5.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碰到“河西”、“河東”、“河南”、“河北”、“江東”、“江南”、“關東”、“關中”、“關西”、“東洋”、“西洋”、“南洋”和“北洋”等歷史地理概念。下列選項中屬于同一歷史地理概念的是( )。
①《群英會蔣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
②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③《赤壁之戰》:“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④《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