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他認為教育產生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3.A【解析】略。
4.D【解析】略。
5.D【解析】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應該為每個適齡兒童提供均等的就學機會,體現出普及性。
6.B【解析】略。
7.B【解析】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兒童做對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質獎勵或表揚屬于正強化。
8.C【解析】沖動型認知方式傾向于很快地檢驗假設.且常常出錯。
9.A【解析】根據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可知。個體根據家庭、社會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慮行為所產生的直接和明顯的后果,這屬于道德的前習俗水平。
10.D【解析】略。
11.C【解析】略。
12.C【解析】略。
13.B【解析】動機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所謂的激活功能是指動機會推動人們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由靜止轉化為活動狀態。
14.D【解析】“習”和“溫”是復習,鞏同的意思,因此體現的是教學的鞏同性原則。
15.B【解析】略。
16.A【解析】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定設初等小學堂,招收7歲兒童人學,修業年限為5年,并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17.D【解析】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18.A【解析】教育科學研究中運用最廣泛的研究方法是觀察法。
19.B【解析】略。
20.B【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