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答案
一、單選題
1-5ABBBA 6-10DBADB
二、簡答題
11.(1)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的原則
(2)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
(3)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嘟嘟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
(4)要充分理解和尊總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12.《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應該動靜交替,注重幼兒的實踐活動,保證幼兒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動。
首先,動靜交替原則表現在一日活動的安排中。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活動步調的節奏,避免單調和疲勞。
三、論述題
13.(1)積極的師幼關系指的是民主、平等的師幼關系,是幼兒在幼兒園中的主要人際關系之一。積極的師幼關系對幼兒及教師的發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幼兒獲得關愛
B.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幼兒獲得安全感
C.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幼兒之間建立同伴關系
D.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2)構建良好師幼關系的側羅
A.幼兒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與兒童觀
B.教師對幼兒要持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態度和行為
C.教師對待幼兒應善于疏導而不是壓制
D.教師對幼兒要盡量使用多種適宜的身體語言動作
四、材料分析題
14. (1)機遇生活情景分類,幼兒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經常一起的東西歸為一類,從其回答可以看出:a.狗、人、鳥是幼兒真實生活的反映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b依據感知特點進行分類,如顏色、形狀、大小或是其他特點分類,材料中幼兒會將狗、人、鳥分為一類,是因為他們最突出的特點是有頭、腳、身體;依據失誤最簡單的本質屬性進行分類,狗、人、鳥會長大,因為他們是有聲明的,而船是沒有生命的。
(2)幼兒分類能力的培養應該在不同的環境中進行,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進行有意識的培養。A在日常的生活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隨時隨地的培養幼兒的分類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幼兒學會分類垃圾,可回收塑料瓶、紙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進行分類,同時也進行了環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習慣,B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多提供可操作的玩具,讓幼兒動手感知事物的屬性、顏色、大小、形狀及其他特點,潛移默化的滲透關于分類的相關經驗,以間接指導為主加強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C在游戲活動中進行培養幼兒分類能力,通過游戲教幼兒分類,激發幼兒對分類的興趣。
15.《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材料中教師的行為貫徹了《綱要》對教師角色的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和幼兒交往,及時關注到幼兒的特殊需要。
(2)重視家庭的作用,與家庭密切配合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
(3)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情緒,以適當的方式加以疏導。
總體而言,材料中的老師能夠及時關注幼兒的需要,并為其創設安排、愉快、寬松的環境,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感到了溫暖與包容,進一步促進了幼兒適應能力的發展。
五、活動設計題
略
考試真題:11月1日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