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10月29日進行,幼兒保教知識考試真題及答案考后發布。掃碼以下二維碼可在線估分,加入教師資格微信學習群,及時獲取真題更新信息。
2022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幼兒保教知識考試真題及答案掃碼獲取↓↓
2022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幼兒保教知識》真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幼兒獲得直接經驗的方式是( )。
A.聽老師講課
B.閱讀圖書
C.實際操作
D.看他人如何做
2、幼兒保育和教育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滿足( )。
A.家長的教育要求
B..上級領導的要求
C.小學的教育要求
D.幼兒發展的需求
3、建立良好幼師關系的前提是( )。
A.傳授豐富的知識
B.尊重理解幼兒
C.不批評幼兒
D.滿足幼兒的一切需求
4、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讓他們( )。
A.多交流多表達
B.多模仿別人說話
C.多認字多寫字
D.多背誦經典
5、制定一日活動計劃主要是依據( )。
A.社會發展和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B.當地文化特點和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狀況
C.本周計劃和本班幼兒興趣與需要
D.幼兒園和班級的學期計劃
6、通過分析幼兒手工成果來了解其心理的方法是( )。
A.調查法
B.自然觀察法
C.實驗法
D.作品分析法
7、在幼兒記憶活動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有意記憶
B.語調記憶
C.形象記憶
D.意義記憶
8、某一時期,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形成某種能力比較容易,心理某個方面的發展最為迅速,兒童心理發展的這個時期被稱為( )。
A.反抗期
B.敏感期
C.轉折期
D.危機期
9、有些幼兒經常看電視上的暴力鏡頭,其攻擊行為會明顯增加,這是因為電視的暴力內容對幼兒攻擊行為的習慣起到( )。
A.定勢作用
B.懲罰作用
C.依賴作用
D.榜樣作用
定勢(即心向)是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在定勢的影響下,人們會以某種習慣的方式對刺激情境作出反應。
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如體罰、譴責等),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懲罰。
觀察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是指通過對他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者矯正原有的行為反應,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作為觀察者并沒有外顯的操作。觀察學習是人類學習的另一重要來源。在觀察學習中,觀察學習的對象稱為榜樣或示范者。
題目中,幼兒看電視上的暴力鏡頭,其攻擊行為會明顯增加,故選榜樣作用。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幼兒無意想象的主要表現。
(1)想象目的不明確,容易受外界干擾,想象主題不穩定。
(2)想象的內容零散,缺乏系統性。
(3)想象活動只需過程,不在意結果。
(4)想象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
12、簡述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游戲對幼兒身體、智力、社會性、情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1)在身體發展中的作用:①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②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和技能;③增強兒童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④有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
(2)在智力發展中的作用:①游戲擴展和加深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增長兒童的知識。②游戲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③游戲促進兒童想象力的發展;④游戲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⑤游戲提供了兒童智力活動的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
(3)在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①游戲提供了兒童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②游戲有助于兒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學會理解他人;③游戲有助于兒童社會角色的學習,增強社會角色扮演能力;④游戲有助于兒童行為規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⑤游戲有助于兒童自制力的增強,鍛煉兒童意志。
(4)在情感發展中的作用:①游戲中的角色扮演豐富了兒童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②游戲中的自由自主發展了兒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③游戲中的審美活動發展了兒童的美感;④游戲中的情緒宣泄有助于兒童消除消極的情緒情感。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20分)
13.材料:
陳鶴琴說過幼兒發展具有整體性。雖然他把幼兒發展劃分為健康,科技,藝術,文學等5類,但是他們是相互作用的。
結合陳鶴琴的觀點,分析學習和發展的整體性。
(1)陳鶴琴根據“五指活動”提出了“整個教學法”,課程結構應該具有整體性,應促進學前兒童整體的有機發展。為此,陳鶴琴以人的五個連為一體的手指作比喻,創造性地提出了課程結構的“五指活動”理論。 這五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就像人的五個手指,共同構成了具有整體功能的手掌。學前教育課程的全部內容包括在這五指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在整個教學法中,批評當時小學和幼稚園的分科教學法,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準,反對實施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主張游戲式的綜合性教學法。 整個強調的是學習和發展的整體性。
(2) 《指南》中提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3)幼兒園各學習領域的內容是綜合的,而不是彼此割裂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整合的方式多以貼近幼兒生活的某一主題為核心,將健康、語言、科學、社會及藝術等各領域的教育內容有機聯系有機滲透,以此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又具有滲透性。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 共40分)
14、材料:
三歲半的蒙蒙,很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可是奶奶卻說:“你還小,出去玩會,被別的孩子欺負的,就在家玩多好。”有時鄰居家的小朋友想到家里來找蒙蒙玩,大人常嫌添亂,而替蒙蒙婉言謝絕,于是蒙蒙就只能在家獨自玩耍....。
問題:
試運用同伴對幼兒發展的作用的相關知識,對蒙蒙家長的做法進行評析。
同伴關系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通過這種同伴交往所形成的同伴關系與同伴經驗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一種需要,對社會性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階段孩子就已表現出交往能力的差異。對幼兒來說,進入幼兒園后生活中最經常、最主要的接觸者就是同伴。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精神環境,有利于他們形成自尊、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利于促進其社會化及心智的發展。
材料中,蒙蒙處于三歲半的年齡,渴望與小伙伴玩耍,說明他有與同伴交往的需要。作為家長,應當教會兒童接納,融洽兒童的同伴關系。要使他們了解受歡迎幼兒的性格特點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引導其他幼兒發現這些幼兒的長處,及時鼓勵和表揚,提高這些幼兒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要使得同伴之間互相接納成為而兒童的一種日常的交往行為,關注對幼兒交往策略的指導。
15、材料:
春天來了,老師們都忙著為班級布置春天墻飾。張老師設計了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圖1)。
李老師只在墻上畫了株大樹的樹干(圖2),她希望幼兒能隨時將看到的信息用剪紙、繪畫等方式反映到墻面上。
問題:
請評價兩位教師的做法。
材料中,張老師的做法不利于幼兒發展,不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有利于幼兒發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遵循了環境創設的基本原則。具體體現如下:
(1)參與性原則。幼兒園在進行環創的過程中,需要幼兒參與。材料中張老師的做法并沒有讓幼兒參與,而李老師只在墻上畫了株大樹的樹干,她希望幼兒能隨時將看到的信息用剪紙、繪畫等方式反映到墻面上,體現了參與性原則。
(2)教育性原則。幼兒園在進行環創的過程中,要體現一定的教育目標,具備一定的教育意義。材料中李老師的做法,有助于幼兒對春天的感知和學習,可以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體現了教育性原則。
(3)動態性原則。幼兒園的環境并非一成不變的,需要具備動態性。材料中李老師設置
了半成品,幼兒在后續的活動中逐步添加,使墻面逐漸豐富,充分體現了動態性原則。
綜上所述,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有利于幼兒發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對于張老師的做法,我們應該加以避免。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30分)
老師發現,大班的孩子們在玩買賣的游戲時,不管物品的價格多少總是隨的付款和收款,比如:3元錢的東西,孩子們總是會拿1元,5元,10元的代錢幣付錢。有的幼兒不計算總和,不管多少錢都隨意給錢,收款的幼兒也隨意收下。
針對幼兒這一問題,設計教育活動。要求寫出設計思路,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
活動名稱:大班數學《認識人民幣》
活動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初步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面值。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習看人民幣上的數字,在游戲中使用人民幣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有錢幣購買商品的愿望,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的購物經驗和對人民幣的初步了解。
2.物質準備:動畫片視頻、人民幣道具、課件ppt、各種商品道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畫片《小熊逛超市》,并設置問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小熊想買蜂蜜和蛋糕,是用什么才能買到這些東西呢?哪位小朋友踴躍發言呢?(幼兒自由發言)
二、認識人民幣
1.教師出示課件,組織幼兒觀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同時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人民幣的特征(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包括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顏色。
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錢嘛?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2.引導幼兒分別觀察人民幣正面和反面的圖案和數字。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人民幣的數字和顏色圖案來區分和辨別人民幣。
三、使用人民幣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告訴幼兒這是游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后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游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
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四、總結反思,延伸探究。
1、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教育寶寶要養成節約用錢,不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
2、請寶寶回家和爸爸媽媽到商店看一看,商店物品的價錢大約是多少錢,可以試著自己嘗試購物。
設計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購買任何東西都需要用到人民幣。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能夠正確的認識一些貨幣的面值,并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消費,初步樹立購物的意識。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
單項選擇題——3分1題,共10題,總分30分
簡答題——15分1題,共2題,總分30分
論述題——20分1題,共1題,總分20分
材料分析題——20分1題,共2題,總分40分
活動設計題——30分1題,共1題,總分30分
模塊 | 比例 | 核心考點 |
學前兒童發展 | 33% | 學科認識孩子:身體+心理 |
學前教育原理 | 31% | 幼兒教育走過的路:人+理+規 |
生活指導 | 36% | 幼兒園是干嘛的? 一日生活 游戲活動 教學組織 環境打造 |
環境創設 | ||
游戲活動指導 | ||
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 ||
教育評價 |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面試至尊班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0元領課,先來免費學習>>
成績關注>>2022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成績查詢時間
報考關注>>2022年教資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