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解析】遇到此類事件,教師最恰當的處理方法是幽默化解,緩和課堂氣氛。
2、C【解析]】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重要體現。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應為班主任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與權利。
3、D【解析】《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它起自公元前722年),迄于公元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4、D【解析】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5、A【解析】因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6、A【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略主題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7、A【解析】①教師勞動的價值具有模糊性。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人們很難準確地指出學生的變化具體是由哪方面的因索引起的,是遺傳、家庭的影響;或是社會、教師的作用;還是個人努力的結果。正是這種模糊性,常常掩蓋了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繁重性。②教師勞動價值具有明顯的滯后性。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師勞動的價值,要在學生進入社會,并為社會做出貢獻之后才能最終得到體現。而一旦體現出來,教師及其勞動已成為過去,常常被人淡忘。③教師勞動價值具有隱蔽性。教師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而是作為一種潛在的價值因素存在于學生身上。因此,教師勞動的價值,只有借助于學生對社會的貢獻才能得到證明,而不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及時顯露出來。正因為教師勞動的價值具有模糊性、滯后性和隱蔽性的特點。所以教師的價值很難為人們了然于目和充分認識。
8、A【解析】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9、B【解析】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10、B【解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規定班主任由學校從班級任課教師中選聘。聘期由學校確定,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時間一般應連續l學年以上。
11、D【解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規定選聘班主任應當在教師任職條件的基礎上突出考查以下條件:①作風正派,心理健康,為人師表;
②熱愛學生,善于與學生、學生家長及其他任課教師溝通;③愛崗敬業,具有較強的教育引導和組織管理能力。
12、D【解析】我國的十大名曲是《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
13、D【解析】李白(701_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將迸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行路難》等。
14、D【解析】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確立加工目標;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判別、篩選、分類、排序、分析和再造;根據目標修改再加工。
15、D【解析】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知識的前提推出個別性知識的結論的推理。即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同類試題推薦:
10天掌握90%考點>>倒計時"教師資格統考"精準輔導,點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