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寫作題(本大題共30分)
27、
朋友與信
粱漱溟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關系的深淺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則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負責。交情了到什么程度,就負責到什么程度。朋友不終,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夫婦之間處不好是一樣的缺憾。交朋友時,要從彼此心性認識,做到深刻透達的地方才行。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關系過于密切了。
朋友之道,在中國從來是一聽到朋友便說“信”字。但普通之所謂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這樣講固然不錯,但照我的經驗,我覺得與朋友交往,另有很重要的一點,這一點也是信,但講法卻不同,不是信實的意思,而是說朋友與朋友間要信得及,信得過。所謂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
要了解他的為人,了解他的智慧與情感,了解他的心性與脾氣。清楚了這人之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間,要緊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有了解之謂也。片面的關系也不是朋友,必須是兩面的關系,才能發生好的感情,因為沒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情,有了解,才是朋友。既成朋友,則無論在空間上隔多遠,在時間上隔多久,可是我準知道他不致背離,此方可謂之為信。
問題:
(1)朋友之道中的“信”,作者的看法和普通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認為,什么樣的朋友才“可謂之為信”?
同類試題推薦:
10天掌握90%考點>>倒計時"教師資格統考"精準輔導,點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