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黃老師今天安排“認識動物”活動。她簡單地說了今天的任務后就讓小朋友們到幼兒園的草地上去尋找各種小動物,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向活動室外面沖去。不久,豆豆小朋友跑過來說:“黃老師,我找到一只螞蚱。”其他小朋友聞聲跑過來看,突然毛毛說:“這只螞蚱是公的。”圍觀的小朋友們大笑不止。黃老師微笑著問:“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觀察的,公螞蚱有勁跳得高。”毛毛很自信地說。這是孩子最直接、最簡單的推理,確實難能可貴!黃老師立即表揚他:“毛毛真是一個小生物學家,你能夠仔細觀察,發現不同螞蚱跳的高度不同,希望你能再認真仔細地觀察,把它們各處不同的地方都記下來告訴老師,好不好?”毛毛認真地點點頭。就在這時,樂樂跑過來告狀:“黃老師,珍珍把螞蚱給踩死了。”黃老師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她走過去,看到豆豆、牛牛幾個小朋友正在氣呼呼地責備珍珍。黃老師說:“一個螞蚱也是一條生命。我們應該愛護小螞蚱。我相信,珍珍肯定是無意間踩死的。這樣吧,老師提一個建議:不如挖一個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幼兒園的草地上,全班小朋友為螞蚱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可以說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小朋友們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會比多少遍說教來得更為深刻有效!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黃老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默默剛入園的第一個上午,拽著外公的衣角進入教室。一進教室,她一只手去拿玩具,另一只手仍緊緊拉住外公的衣角。我微笑著和她打招呼:“你早,默默。”她張張嘴倒抽了一口氣也沒能把“老師早”說出口。外公不高興地撇開她的手說:“趕快說,老師早。”默默被外公的吼聲嚇住了,立刻號啕大哭,拽著外公的手就更緊了。我試圖把她抱在懷里,可怎么也拉不住。最后是外公連扯帶拉擺脫了孩子,頭也不回地離開教室。可孩子卻并不罷休,又踢又鬧。我意識到,此時講道理根本不管用,不如用“變魔術”的方法來吸引她。我說:“默默,你看我手上什么也沒有,可是你不哭的話就會變出東西來。”聽我這么一說,她一邊哽咽地止住哭聲,一邊瞪大疑惑的眼睛看著我。我一邊說:“變變變”,一邊從另一只手摸出帶有梅花圖案的小印章,我用小印章在一張白紙上印出一朵小梅花,并把小印章放在默默的手上說:“默默,如果我們能天天上幼兒園和小伙伴共同學習本領,小印章就能每天送給你一朵小梅花,你說好不好?”默默并沒有答復我,只是不停地看著小印章。
轉眼到了中班,默默還是不怎么說話,我經常站在她身邊自言自語:“這些圖書不知道是誰看完了也不放好?”默默突然說:“是靜靜。”我故作驚訝:“原來默默看見了,那么默默可以整理好嗎?”默默點點頭,不言不語地把書一本一本放整齊。我看到這種完成任務的方法可以幫助默默建立自信心,于是,經常讓默默當老師的小助手拿材料、發學具,經常在活動結束時表揚她。雖然默默并沒有表現出我想象中的欣喜,但她的臉上有了笑容和自信。一天,我要上一節語言活動:詩歌《七個阿姨摘秋果》。我剛念完第一句,默默旁邊的小朋友說:“老師,默默會念。”默默此時低著頭揉搓著衣角。我拉起默默的手:“今天,老師和默默一起把這首詩歌念出來。我忘記的地方,默默幫助我。”我一直拉著默默的手,和她一起念,默默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此時,我的心跳也在加快,因為默默終于能在大家面前大聲地說話了。“默默我們再念一遍。”這樣連續了三次,小朋友們也為默默的進步高興,為她鼓掌。
問題:
(1)請從兒童觀的角度分析這位教師的教育行為。(7分)
(2)材料給你哪些啟示?(7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敏敏是“自閉癥”孩子已是公開的秘密。盡管老師對他付出了加倍的愛心,但他仍然會經常在活動時隨心所欲地干擾別人。園長、老師曾一度勸其家長將他轉到特殊學校,但經不住苦苦哀求,還是留下了他。原因是他已在進行“自閉癥”治療,專家建議:家長一定要讓他和正常孩子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治療,反之入特殊學校,進步希望就很渺茫,甚至倒退。他媽媽還表示每天隨班跟讀,減少對其他孩子的影響。可憐天下父母心,園長、老師都被感動了,但同班孩子的家長有意見了,怕敏敏會對他們的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細心的班主任知道這些家長的心思,于是與他們進行一番溝通。“換位思考”是她的有效方法。在她的努力下,看著為了孩子連工作都舍棄的母親,有意見的家長們內心同情、愛憐之心油然而生。是啊,一個人有困難時,誰不希望別人能拉一把、幫一把啊!于是,她們接納了這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和班主任一起關注敏敏的發展,把關心敏敏作為培育孩子們責任心、愛心的工程,教育孩子們謙讓他、愛護他,共同幫助敏敏。在大家的愛心呵護下,敏敏終于慢慢地變得開朗起來……
問題:
試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該班主任的行為。(14分)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手機APP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