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很多考點都需要理解記憶,試題對幫助理解考點非常有效,可以通過試題練習來強化理解記憶考點,這里為您提供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卷,幫您提高實戰經驗!
掃描下面二維碼,下載233網校APP,免費做更多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新人園的張老師對兒童的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小妍遲到3分鐘,不問原因不準小妍進教室,小妍站在教室門口聽了一節課。關于張老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B.關注學生的紀律養成
C.嚴格恪守教師職責
D.不關注學生的人格養成
2.教師職業的很大挑戰來自于不斷變化的學生,沒有一成不變的學生,自然也沒有處處皆可適用的經驗。因此,教師不能年復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學模式,而必須()。
A.以研究者的眼光對待教育教學
B.要尊重和贊賞每一位學生
C.改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D.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3.今年五月份幼兒最感興趣話題、最吸引幼兒關注的是:“端午節”快到了,媽媽給我買了新衣服。于是,大三班李老師選定“有趣的端午節”這一主題.并開展了“包粽子”“有趣的虎蛋”“有趣的端午澡”“賽龍舟”等活動,幼兒不僅了解了“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還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生活經驗。這說明李老師是()。
A.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
B.幼兒學習活動的觀察者
C.幼兒學習活動的傾聽者
D.課程的學習者和研究者
4.教師李某在課堂上使用方言授課,這種教學行為()。
A.沒什么關系,只要教學效果好即可
B.不合法,應該規范用語,采用普通話教學
C.很正確,充分考慮了當地學生的溝通問題
D.不正確,應規范用語,宣揚我國主流文化
5.關于幼兒園的班級規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小班(三至四周歲)二十五人
B.中班(四至五周歲)三十五人
C.大班(五周歲至六或七周歲)四十人
D.混合班四十人,學前幼兒班不超過五十人
6.六一兒童節,某幼兒園大班編排舞蹈《我的祖國是花園》,由于華華害羞,排練時跟不上節拍、動作不到位。舞蹈老師嚴厲指責了華華,拒絕他出演,并斥責說:“怎么有你這么笨的孩子呢,不會跳還報名干什么呢?”舞蹈老師的做法()。
A.不正確,沒有關注到每一位兒童
B.正確,關注到了班中其他兒童的感受
C.正確,為班級舞蹈整體表現考慮
D.不正確,應該換一支兒童好學的舞蹈
7.許老師因為小明上課不注意聽講,罰其自扇耳光五下,并將他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該老師的做法()。
A.十分正確,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B.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權
C.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小明的人格尊嚴權
8.《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施行日期是()。
A.1995年9月1日
B.2006年12月29日
C.1986年7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對教師的考核內容不包括()。
A.業務水平
B.工作態度
C.工作成績
D.工作年限
10.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
A.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B.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C.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D.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1.依據《兒童權利公約》,締約國應確保沒有任何兒童被剝奪獲得保健服務的權利。那么,為了實現這一權利,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嬰幼兒死亡率
B.確保母親得到適當的產前和產后保健
C.確保向所有兒童提供必要的醫療援助和保健.尤其發展高級保健
D.開展預防保健、對父母的指導以及計劃生育教育和服務
12.社會上曾流傳一句話:研究導彈的掙不過賣茶葉蛋的;也有人說,當個服務員一個月還能掙三千多呢。面對這些言論,作為一個幼教老師必須(),才能懷著平常心工作在一線,安心工作、用心工作。
A.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B.具備嚴謹治學的教學態度
C.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D.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
13.教育行政部門收到調解申請,認為必要的,可以指定專門人員進行調解,并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內完成調解。
A.30日
B.15日
C.60日
D.90日
14.“好學不倦”“努力精通業務”“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道德中的()在實踐中的具體要求。
A.依法執教
B.廉潔從教
C.嚴謹治學
D.團結協作
15.孫老師每天早上都會早早來到幼兒園迎接孩子的到來。遠遠看到孩子時她還會熱情并面帶笑容迎接孩子,長久下來,孫老師班的孩子只要是早上看到她都會主動、熱情地跟她打招呼。這表明孫老師能夠做到()。
A.勤懇敬業,盡職盡責
B.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C.關心集體,樂于奉獻
D.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16.下列選項中,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的是()。
A.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B.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C.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D.司湯達《紅與黑》
17.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A.美國
B.英國
C.俄國
D.法國
18.下列選項中,作品與評價對應不正確的是()。
A.《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B.《資治通鑒》——帝王的鏡子
C.《太公兵法》——不朽的戰爭藝術
D.《駱駝祥子》——舊時代的葬歌
19.孫老師教幼兒知識時,十分注意在課堂中用科學家的榜樣來激勵幼兒,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志向。這體現了孫老師能夠做到()。
A.教書育人
B.嚴謹治學
C.終身學習
D.為人師表
20.2008年9月27日,宇航員翟志剛進行了太空行走,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進行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表明中國航天技術在21世紀已經走在歐洲和日本前面的標志性事件是()。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C.“神舟七號”發射成功
D.“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21.蒲松齡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文學家,曾數次遭遇挫折。他在銅鎮尺刻上了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副勵志對聯中,描寫的兩位歷史人物是()。
A.韓信,勾踐
B.項羽,夫差
C.項羽,勾踐
D.韓信,夫差
22.被后人尊為“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為中醫臨床奠定基本原則的是()。
A.華佗
B.孫思邈
C.李時珍
D.張仲景
23.馬頭琴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樂器()
A.蒙古族
B.維吾爾族
C.藏族
D.烏孜別克族
24.下列選項中,中國古代發明的儀器與用途對應不正確的是()。
A.渾天儀—演示天體運動
B.司南—辨別方向
C.水車—播種工具
D.日晷—計時
25.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位交響曲創作大師,其中一位創作的交響樂將其創造性地結合了起來。這部作品是()。
A.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B.海頓《第三交響曲》
C.莫扎特《幻想交響曲》
D.海頓《第五交響曲》
26.字號中,阿拉伯字號數越大表示字符越(),中文字號數越小表示字符越()。
A.大、小
B.小、大
C.小、小
D.大、大
27.編輯幻燈片時,允許撤消的操作次數()。
A.可以由用戶設置,范圍在3到150之間
B.可以由用戶設置,范圍在0到100之間
C.不可以由用戶設置,固定為20次
D.不可以由用戶設置,固定為100次
28.甲、乙、丙三人大學畢業后,一個當上了公務員,一個當上了空姐,另一人當上了司機。他們各自作了如下陳述:
甲:甲當上了公務員,乙當上了空姐;
乙:甲當上了空姐,丙當上了公務員;
丙:甲當上了司機,乙當上了公務員。
結果證實,甲、乙、丙的陳述都只對了一半。由此可見()。
A.甲當上了空姐
B.乙當上了公務員
C.丙當上了空姐
D.甲當上了司機
29.下列選項中,與“孔子一顏回”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A.省長—市長
B.郭德綱—于謙
C.李白—杜甫
D.蘇格拉底—柏拉圖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某市幼兒園的張老師任教18年,每年都堅持訂閱與教學有關的各種資料,仔細閱讀、不斷鉆研。近幾年她開設個人博客,與同行們分享保育和教學心得、教學經驗,成為幼兒園的領頭雁。她曾教過一位性格孤僻的女孩,經家訪張老師了解到孩子父母一直忙于生計,從小將孩子一人丟在家里,致使女孩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為了能讓她有所改變,課間活動,張老師常常拉著她的手,帶她與同學一起做游戲;有空時,替她梳梳凌亂的頭發;天氣多變時,提醒她及時添加衣物;放假時,領她回家一同玩耍,慢慢地,孩子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漸漸地融進了班集體這個大家庭。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張老師的行為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值得其他老師學習。
(1)張老師的做法踐行了終身學習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不斷進取。要求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材料中,教師每年都堅持訂閱與教學有關的各種資料,仔細閱讀、不斷鉆研。近幾年她開設個人博客,與同行們分享保育和教學心得、教學經驗,成為幼兒園的領頭雁。
(2)張老師的做法踐行了關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基本道德規范。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材料中,教師沒有忽視性格孤僻的幼兒,給予她更多的愛與關注,幫助學生盡快融入集體。
因此,作為教師,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用心呵護每一位幼兒,不斷鉆研保育能力工作,促進幼兒不斷發展。
31.材料:
某幼兒園齊老師講課很認真,但為人十分傲慢苛刻,對聰明乖巧的幼兒很關注,對笨頭笨腦的孩子卻非常不客氣,諷刺、挖苦學生是常事。小朋友徐某平時還算守紀律,但腦子反應比較慢。一次,齊老師讓她背昨天學習的兒歌,她結結巴巴地背不出來,齊老師當場就是一頓諷刺:“哼,像你這樣的小笨蛋,還想長大當醫生,兒歌都背不下來,將來撿破爛都撿不到值錢的!”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而徐某卻抬不起頭來。一時間,齊老師的話被其他小朋友們競相傳開了,徐某成了眾人的笑柄。她非常傷心,一個人坐在角落里哭泣,老師也不去安慰她,回到家又哭又鬧,死活也不肯再上幼兒園了……
問題:
根據職業理念的相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14分)
材料中齊老師的行為違反了新課改的職業理念,在實際工作中要引以為戒。
(1)素質教育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材料中。教師對聰明乖巧的幼兒比較關注,而對反應慢的孩子諷刺挖苦,忽視了對他們的培養和幫助,給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2)“育人為本”兒童觀強調兒童是發展的人,兒童身心發展具有幼稚性、快速性和全面性,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材料中,幼兒未能背出兒歌,就被齊老師諷刺侮辱,沒有給予幼兒展示自己、改正錯誤的機會,嚴重挫傷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信心。
(3)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強調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引導者,要尊重和贊賞幼兒。材料中,教師面對反應比較慢的幼兒,極盡諷刺挖苦,縱容其他同學嘲笑,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贊賞學生的努力。
因此,作為教師,要踐行新課改的職業理念,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幼兒,不偏不倚,尊重和贊賞每一位幼兒。
32.材料: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雙腿克服地球引力,輪流邁步,從一處地面走向另一處地面。但在太空軌道飛行的失重環境中,失重將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亂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艙中行走,只要用腳、手或身體任何部位觸一下艙壁或任何固定的物體,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飄飛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艙里充滿空氣,劃動四肢也可前進,因此行走范圍是立體的。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員走出密封艙,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強輻射和極端溫度環境,還有微流星體傷害,必須身著艙外活動航天服以保證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艙,因為還要吸純氧排氮。由于氧氣助燃,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密封座艙中一般不用純氧,而用以氧、氮為主的混合氣體。這樣,航天員體內便存在大量的氮。
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樣會與血紅蛋白和緩沖物質起化學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組織中。目前,密封座艙中一般采用與地面相同的1個大氣壓,即760毫米汞柱,而艙外
活動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壓力。這樣,穿上航天服后,體外壓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組織中的氮便游離出來。由于脂肪組織中的血液供應較差,流動量不大,不能將氮氣迅速地通過血液供應到肺部排出,因而會在血管內外形成氣泡,堵塞血管,形成氣胸,這就是減壓病。為了防止減壓病,必須在出艙前吸純氧,使體內的氮氣逐漸排出。吸純氧的時間長短,根據密封艙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氣與地面大氣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則需要吸純氧3小時。如果將艙外活動航天服的壓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著它出艙行走,也不會產生減壓病,但制造這種艙外活動航天服,不僅材料、工藝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會增加穿著后活動的困難。
當然,太空行走不僅僅是在太空軌道飛行時的行走,還有在其他天體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員的經驗告訴我們,由于月面沒有空氣,因而沒有空氣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樣雙腳輪流邁步,走起來會輕飄飄的,一蹬地身體就會彈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遠,感覺很別扭,還不如像袋鼠一樣雙腳并齊、向前蹦跳感到舒適。假如到木星那樣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質量所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氣,將會使人動彈不得。
(選自《太空行走》,有刪改)
問題:
(1)請簡述“太空行走”的意思。(4分)
(2)請根據文段中的描述,簡要分析什么是減壓病。如何防止減壓病?(10分)
(1)航天員在太空軌道飛行的失重環境中以及其他與地球環境懸殊的天體上行走,其行走范圍是立體的。
(2)航天員由密封座艙內到密封座艙外,體外壓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組織中的氮游離出來,但由于脂肪組織中的血液供應較差,流動量不大,不能將氮氣迅速地通過血液供應到肺部排出,因而會在血管內外形成氣泡,堵塞血管,形成氣胸,這就是減壓病。
要防止減壓病,可以在出艙前吸純氧排氮或者將艙外活動航天服的壓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愛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誰掌握了這把鑰匙,誰將獲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
要求:
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含義,立意自定,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小編推薦:
考試在即,備考時間不夠怎么辦?考前救命大法拯救你!試聽>>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